乐饥
乐饥的同义词反义词
lè/yuè jī1.疗饥;充饥。乐,通"疗"。《诗·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乐饥。"高亨注:"乐,借为疗。《列女传·贤明》引作疗。"宋苏轼《十二琴铭·玉磬》:"其清越以长者,玉也;听万物之秋者,磬也。宝如是,中藜藿,不再食。以是乐饥,不以告籴。"清颜光敏《颜氏家藏尺牍·孙侍读一致》:"纵放意于山水,山水果可乐饥,即肆力于诗文。"一说"乐"音lè,"乐饥"谓乐道而忘饥。参阅《诗·陈风·衡门》毛传。
乔诘
乔诘的同义词反义词
qiáo jié/jí1.意气不平。《庄子.在宥》:"于是乎天下始乔诘卓鸷,而后有盗跖曾史之行。"郭庆藩集释:"崔云:乔诘,意不平也。"一说,诈伪诘责。成玄英疏:"乔,诈伪也。诘,责问也。"
乘黄朱
乘黄朱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èng huáng zhū1.四匹黄毛朱鬃的马。《书.康王之诰》:"皆布乘黄朱。"孔传:"诸侯皆陈四黄马朱鬃,以为庭实。"一说"乘"字当本作"黻",布言其质,黄朱言其色。参阅杨筠如《尚书核诂》。
九主
九主的同义词反义词
jiǔ zhǔ1.指三皇五帝及夏禹。《史记.殷本纪》:"伊尹处士,汤使人聘之,五反然后肯往从汤,言素王及九主之事。"司马贞索隐:"九主者,三皇五帝及夏禹也。"一说指历代九种类型的人主。裴骃集解引汉刘向《别录》:"九主者,有法君﹑专君﹑授君﹑劳君﹑等君﹑寄君﹑破君﹑国君﹑三岁社君,凡九品,图画其形。"
九仞
九仞的同义词反义词
jiǔ rèn1.亦作"九轫"。 2.六十三尺。一说七十二尺。常用以形容极高或极深。
九坑
九坑的同义词反义词
jiǔ kēng1.即九冈,山名。《楚辞·九歌·大司命》:"吾与君兮斋速﹐导帝之兮九坑。"蒋骥注:"坑﹐岗同。今荆州府松滋县及长沙府益阳县,皆有九岗山。"闻一多校补:"案《文苑》作九冈﹐最是。九冈﹐山名。荆州松滋县有九冈山﹐郢都之望也。"一说为九州之山。王逸注:"导迎天帝出入九州之山。"
九夷
九夷的同义词反义词
jiǔ yí1.古代称东方的九种民族。亦指其所居之地。《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何晏集解引马融曰:"东方之夷有九种。"《后汉书.东夷传》:"夷有九种。曰:'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明袁衮《远游赋》:"昔孔圣之周流兮,居九夷而弗陋。"一说指玄菟﹑乐浪﹑高骊﹑满饰﹑凫更﹑索家﹑东屠﹑倭人﹑天鄙。见《尔雅.释地》"九夷"疏。 2.泛称少数民族。
九族
九族的同义词反义词
jiǔ zú指从自己往上推到父、祖、曾祖、高祖四代,往下推到子、孙、曾孙、玄孙四代,连同自己一代,共为九族。一说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共为九族:株连九族。
九畹
九畹的同义词反义词
jiǔ wǎn1.《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王逸注:"十二亩曰畹。"一说,田三十亩曰畹。见《说文》。后即以"九畹"为兰花的典实。
九约
九约的同义词反义词
jiǔ yuē/yāo1.九屈。《楚辞·招魂》:"土伯九约﹐其角觺觺些。"王逸注:"约﹐屈也……言地有土伯执卫门户﹐其身九屈﹐有角觺觺触害人也。"一说,九尾。蒋骥注:"约﹐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