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nɡ huá rén mín ɡònɡ hé ɡuó mín fǎ tōnɡ zé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同日公布,自1987年1月1日起施行。共九章一百五十六条。规定基本原则、公民(自然人)、法人、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民事权利、民事责任、诉讼时效、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等。
中国sos儿童村协会
中国sos儿童村协会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nɡ ɡuó sosér tónɡ cūn xié huì为孤儿提供抚养、管理和教育服务的全国群众性社会福利组织。1985年创立。会址设在北京。参加国际sos儿童村组织。任务是:根据国际sos儿童村组织确定的原则,指导中国天津、烟台等市sos儿童村,为孤儿提供“家庭”式生活环境。
十义
十义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í yì1.儒家提倡的伦理道德的十个原则。 2.道家亦倡此说。
民事诉讼法
民事诉讼法的同义词反义词
mín shì sù sòng fǎ规定民事诉讼程序的法律。中国于1991年制订民事诉讼法,内容包括任务、适用范围和基本原则,管辖,审判组织,回避,诉讼参加人,证据,期间、送达,调解,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强制措施,诉讼费用,审判程序,执行程序,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特别规定等。
还笏
还笏的同义词反义词
huán/hái hù1.唐高宗将立武则天为后,褚遂良谏,帝不听。遂良致笏殿阶,叩头流血曰:"还陛下此笏!"事见《旧唐书.褚遂良传》。后用以称坚持原则而不惜弃官。 2.致仕,辞官。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同义词反义词
yī gè/gě zhōng xīn,liǎng gè/gě jī běn diǎn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一个中心,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1987年中共十三大作出这一概括。参见“党的基本路线”。
万隆会议
万隆会议的同义词反义词
wàn lóng huì yì也称“亚非会议”。1955年4月,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非洲二十九个国家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的会议。讨论有关摆脱了殖民统治的新兴国家加强团结,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维护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等问题。会上提出尊重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等和平相处十项原则。会议反映的原则精神被称为“万隆精神”。
三突出
三突出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tū chū1."文化大革命"中提出的文艺创作塑造人物的原则,即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最主要的中心人物。
上诉不加刑
上诉不加刑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àng/shǎng sù bù jiā xíng在刑事诉讼中,如被告人一方上诉,上诉审法院不得加重对被告人的刑罚的原则。目的是保障刑事被告人的上诉权。
个人英雄主义
个人英雄主义的同义词反义词
gè/gě rén yīng xióng zhǔ yì脱离人民群众,迷信个人力量而去完成某种社会任务的英雄主义思想和行为。与“革命英雄主义”相对。它以个人主义为原则,夸大或不适当地强调个人在社会生活和历史活动中的作用,否认人民群众的力量和智慧。表现为好图虚名,自以为是,居功自傲;往往违反革命纪律,犯自由主义和无政府主义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