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的同义词反义词
yì hé tuán yùn dòng清末以农民为主体的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原名义和拳,是山东、直隶等地的民间秘密组织,以传授拳术、散发传单等形式进行反清和反教会斗争。成员多为贫苦农民和破产失业的城乡居民。1899年改称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口号,势力日益壮大。次年八国联军侵入中国,义和团在保卫京津的廊坊和紫竹林战斗中,多次痛击侵略军。在八国联军和清政府的联合镇压下,义和团运动终遭失败。《辛丑条......更多

井灶

井灶的同义词反义词
jǐng zào1.井与灶。亦借指家园、故居。2. 四川 、 云南 等地煎制井盐的工场。

仙人柱

仙人柱的同义词反义词
xiān rén zhù旧时鄂伦春族住房。流行于今内蒙古等地。用三十多根木杆搭成半张开的雨伞架子状,上盖桦树皮、狍皮或布匹。室内三面炕床,一面置门,当中有一火炕,供煮肉用。内正面是客人席,只准男人坐卧,右侧是老人席位,左侧是年轻夫妇席位。

仙菜

仙菜的同义词反义词
xiān cài1.海藻名。有淡红﹑深红﹑紫褐等色。常固着在海边岩石或其它海藻上。我国青岛﹑舟山等地有分布。含胶丰富,可食用。也可提取藻胶供纺织工业用。

仡佬族

仡佬族的同义词反义词
yì lǎo zú1.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唐宋史书中写作"葛僚"﹑"仡僚"﹑"佶僚"﹑"革老"﹑"仡佬"等,统称为"僚"。散居在贵州﹑广西﹑云南等地。约43.8万人(1990年)。语言属汉藏语系,用仡佬语,无文字,通用汉语和当地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语言。信仰原始宗教。历史上长于铸造青铜器,精于纺织。传统节日有仡佬年、吃新节。主要从事农业。

令尹

令尹的同义词反义词
líng/lǐng/lìng yǐn1.春秋战国时楚国执政官名,相当于宰相。 2.泛称县﹑府等地方行政长官。

优昙钵

优昙钵的同义词反义词
yōu tán bō1.梵语的音译。又译为优昙﹑优昙华﹑优昙钵罗﹑优钵昙华﹑乌昙跋罗。即无花果树。产印度,我国云南等地亦有生长。其花隐于花托内,一开即敛,不易看见。佛教以为优昙钵开花是佛的瑞应,称为祥瑞花。

保加利亚人

保加利亚人的同义词反义词
bǎo jiā lì yà rén保加利亚的主体民族。另有少数分布在巴尔干半岛、俄罗斯、美洲等地。约925万人(1985年)。讲保加利亚语。多数信东正教,少数信伊斯兰教。主要从事农业和工业。

共产主义小组

共产主义小组的同义词反义词
gòng chǎn zhǔ yì xiǎo zǔ1920年秋至1921年春,中国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革命者在上海、北京、长沙、武汉、济南、广州等地建立的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当时名称不统一,有称共产党、共产党支部、共产党小组等,后统称共产主义小组。

共进会

共进会的同义词反义词
gòng/gōng jìn huì/kuài清末革命团体。1907年成立于日本。主要领导人有张百祥、焦达峰、孙武等。以同盟会的纲领为纲领。在四川、湖北等地会党中发展组织。后在武昌设立总部,在新军中开展革命活动。1911年与文学社组成起义领导机关,发动了武昌起义。
2122232425 共40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