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边
扫边的同义词反义词
sǎo/sào biān1.指京剧班社中扮演三四路角色的演员。因在剧中往往靠边站而得名。
扬子江
扬子江的同义词反义词
yáng zǐ jiāng1.长江在今仪征﹑扬州一带,古称"扬子江",也写作"杨子江"。因扬子津而得名。近代外国人常通称长江为扬子江。参见"杨子津"。
扬越
扬越的同义词反义词
yáng yuè1.亦称"扬粤"。 2.我国古族名。百越的一支。战国至魏晋时为对越人的泛称。其居地说法不一:一说因曾广泛散布于古扬州而得名,故亦以称其居地;一说居岭南;一说居江汉一带地区。西周末周夷王时,楚君熊渠曾兴兵伐庸,扬越,至于鄂,扬越之北疆汉水地区被兼并,后为楚所并,楚王熊渠封其子为越章王,其封国当即扬越之故地。
担担面
担担面的同义词反义词
dān/dàn/dǎn dān/dàn/dǎn miàn1. [方]∶一种加葱、姜、榨菜、麻酱、辣油等调料的面条。因在成都、重庆等地挑担叫卖这种面食而得名。
捣练子
捣练子的同义词反义词
dǎo liàn zǐ①词牌名。因咏捣练而得名。有单调、双调两体。单调二十七字,双调三十八字,都押平声韵。②曲牌名。属双调,南北曲均有。南曲字句格律与词牌的单调相同,用作引子。北曲与词牌不同。
斐扬派
斐扬派的同义词反义词
fēi yáng pài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派。1791年7月从雅各宾俱乐部中分裂出去。因在斐扬修道院举行集会而得名。革命初期一度当政。1792年8月,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后停止活动。
无烟煤
无烟煤的同义词反义词
wú yān méi由褐煤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变质而成的煤。因燃烧时无烟而得名。呈带银白或古铜色彩的灰黑色,光泽似金属光泽。质地致密坚硬,含碳量在90%以上,发热量高,火力耐久。是良好的动力和民用燃料,低硫低灰分的还用于制造石墨、电石、合成纤维等。
日知会
日知会的同义词反义词
rì zhī/zhì huì/kuài清末革命团体。1906年刘静庵、曹亚伯等在武昌成立。因利用美国圣公会所设的日知会阅报室而得名。吸收新军及学生参加,准备响应萍浏醴起义。刘静庵被捕后,革命党人又建立湖北军队同盟会。
柴桑
柴桑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ái sāng1.古县名。西汉置,因县西南有柴桑山得名,治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东汉末,诸葛亮见孙权于此,共图抗曹。晋以后历为浔阳郡和江州治所。隋废。 2.借指晋陶潜。因其故里在柴桑,故称。 3.据《宋书.隐逸传.陶潜》载,潜晩年隐居故里柴桑,有脚疾,外出辄命二儿以篮舆舁之。后因以"柴桑"代指故里。
榆关
榆关的同义词反义词
yú guān1.古地名。在今河南省中牟县南。 2.即古海关。古称渝关﹑临榆关﹑临渝关,明改为今名。其地古有渝水,县与关都以水得名。在今河北省秦皇岛市。 3.泛指北方边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