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狱
司狱的同义词反义词
sī yù1.掌管刑狱的官员。 2.元刑部设司狱司,明因之。清刑部亦置司狱,掌督狱卒。参阅《元史.百官志一》﹑《明史.职官志一》﹑《清史稿.职官志一》。
司直
司直的同义词反义词
sī zhí1.主正人过。亦指主正人过的人。 2.官名。指丞相司直,西汉武帝时始置。帮助丞相检举不法。东汉改属司徒。北魏至元沿置,或属廷尉,或属大理寺,掌推按﹑断刑﹑治狱等。明废。参阅《通典.职官三》﹑《职官七》﹐宋高承《事物纪原.九寺卿少.司直》。 3.官名。唐太子官属,相当于朝廷的侍御史。 4.当值;值班。
司务
司务的同义词反义词
sī wù1.官名。明代六部都设有司务。清沿袭不改,除六部外,在理藩院﹑大理院等也设有此官。掌出纳文书及衙署内部杂务。其官署名司务厅。参阅《元史.职官志一》﹑《清文献通考.职官三﹑四》。 2.借用作对手艺工匠的尊称。
名守
名守的同义词反义词
míng shǒu1.对名分的遵守。《荀子.正名》:"今圣王没,名守慢,奇辞起,名实乱。"一说指掌正名的职官。梁启雄简释引刘念亲曰:"刑名﹑爵名﹑文名,各有其官守。圣王既没,名守惰慢,故奇辞起而无以正之。" 2.有贤名的郡守。
吏部
吏部的同义词反义词
lì bù1.旧官制六部之一。汉尚书有常侍曹,主管丞相御史公卿之事。东汉改为吏曹,主选举祠祀,后又改为选部。魏﹑晋以后称吏部,置尚书等官,主管官吏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班列次序,在其他各部之上。清末废,并其职掌于内阁。参阅《通典.职官五》。 2.指南朝齐谢朓。朓曾为尚书吏部郎,故称。 3.指唐韩愈。韩愈曾为吏部侍郎,故称。
四镇
四镇的同义词反义词
sì zhèn1.四座大山。镇,一方的主要山岳。 2.镇守四方的四将军。汉晋之世,有镇东将军﹑镇南将军﹑镇西将军﹑镇北将军各一人,称为四镇。见《文献通考.职官十三》。 3.北魏以碻磝﹑滑台﹑洛阳﹑虎牢为河南四镇。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地理.河南四镇》。 4.唐代称朔方﹑泾原﹑陇右﹑河东四节度为四镇。见《新唐书.陆贽传》。又以龟兹﹑于阗﹑疏勒﹑碎叶为西境四镇。见《新唐书.王孝杰传》。
太官
太官的同义词反义词
tài guān1.官名。秦有太官令﹑丞﹐属少府。两汉因之。掌皇帝膳食及燕享之事。北魏时太官掌百官之馔﹐属光禄卿。北齐﹑隋﹑唐因之。宋代以后﹐皇帝膳食归尚食局﹐太官只掌祭物。参阅《通典.职官七》。
展裹
展裹的同义词反义词
zhǎn guǒ1.辽金职官公服名。
廉访使
廉访使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án fǎng shǐ1.宋﹑元时代的职官名。宋代全称廉访使者,元代全称肃政廉访使。主管监察事务。廉,通"覝"。
廉访使者
廉访使者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án fǎng shǐ zhě1.宋官名。本名走马承受。诸路各一员,隶经略安抚总管司,无事岁一入奏,有边警则不时驰驿上闻。政和六年改为廉访使者。靖康初复旧名。廉,通"覝"。参阅《宋史.职官志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