浢津
浢津的同义词反义词
dòu jīn1.古黄河渡口名。故址在今河南省灵宝县。
海河平原
海河平原的同义词反义词
hǎi hé píng yuán华北平原北部。主要在河北省境内。由黄河、海河冲积而成。地势由北、西、南三面向渤海倾斜,大部分地区低洼易涝。盛产小麦、棉花、杂粮。富藏石油、煤等矿。沿海产盐。
渤海
渤海的同义词反义词
bó hǎi中国的内海。绝大部分为陆地环抱,东以渤海海峡与黄海相通。面积7.7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约18米,最深达70米。有辽东湾、渤海湾和莱州湾三大海湾。入海主要河流有黄河、海河和辽河。海底富藏石油。
湟水
湟水的同义词反义词
huáng shuǐ黄河上游支流。源于青海包呼图山,在甘肃境内入黄河。长374千米。其谷地为青海省主要农业区,中国内地进入西藏的重要通道。
滩羊
滩羊的同义词反义词
tān yáng/xiáng1.我国优良裘皮用绵羊品种之一。分布于宁夏甘肃的黄河两岸。公羊有螺旋形的角,伸向两侧,母羊多无角。头部有黑色或褐色花斑。体躯长,脂尾锥形。毛长七厘米以上,成辫状。皮板轻软,比一般羊皮贵重。
狼汤渠
狼汤渠的同义词反义词
láng tāng/shāng qú/jǔ1.古河渠名。故道自今河南荥阳县北引黄河,东流经中牟县北,至开封市东南折而南流,经今通许县东﹑太康县西,至淮阳县东南入颍水。自战国至秦汉为中原交通干线。
甘肃省
甘肃省的同义词反义词
gān sù shěng简称“甘”,别称“陇”。在中国西北部。面积45.44万平方千米。人口2388万(1995年)。有回、藏、东乡等少数民族。清代置省。省会兰州。东南部主要属黄土高原,黄河流贯;西北部为河西走廊。基本上处暖温带。自东南向西由湿润区过渡到干旱区。工业以重工业为主。石油化学和有色金属工业较发达,镍产量居全国首位。农作物有小麦和胡麻等。
白马
白马的同义词反义词
bái mǎ1.白色的马。 2.古代用白马为盟誓或祭祀的牺牲。 3.古代以乘白马表示有凶事。 4.见"白马氐"。 5.古津渡名。在今河南省滑县北。 6.古县名。春秋卫国曹(一作"漕")邑。故治在今河南省滑县东。 7.古驿名。唐末朱全忠杀裴枢等三十余人于此﹐并用李振言﹐沉其尸于黄河﹐驿由此著名。 8.复姓。见《通志.氏族四》。
百川灌河
百川灌河的同义词反义词
bǎi chuān guàn hé河:黄河。所有的河流都流向黄河。比喻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皮筏
皮筏的同义词反义词
pí fá亦称“浑脱”。用羊皮制成的充气的浮具。是黄河上游兰州、西宁一带的传统水运工具。将整张羊皮加工处理后缝制成袋,再充气成为皮囊,再以十几只或数百只皮囊纵横排列,上用坚硬木架绑扎而成。可载重数百千克至数十吨。轻便、不怕碰撞,适用于流急、礁多、滩浅的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