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集

期集的同义词反义词
qī/jī jí1.定期的聚会。特指唐宋时进士及第后按惯例聚集游宴。

期集费

期集费的同义词反义词
qī/jī jí fèi1.亦称"期集钱"。 2.宋代皇帝赐给新及第进士游宴及造名册的费用。

李东阳(1447-1516)

李东阳(1447-1516)的同义词反义词
lǐ dōng yáng (1447-1516)明代诗人。字宾之,号西涯,湖广茶陵(今属湖南)人。天顺年间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诗风清丽典雅。有《怀麓堂集》。

李之仪(生卒年不详)

李之仪(生卒年不详)的同义词反义词
lǐ zhī yí(shēng zú/cù nián bù xiáng/yáng)字端叔,晚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沧州无棣(今山东无棣县北)人,熙宁三年进士。能文,尤工尺牍,词以小令见长。有《姑溪词》。

李冶(1192-1279)

李冶(1192-1279)的同义词反义词
lǐ yě (1192-1279)元代数学家。原名治,字仁卿,号敬斋,河北栾城人。金末进士,入元后在今山西、河北等地隐居讲学。撰《测圆海镜》十二卷和《益古演段》三卷。

李商隐(812~858)

李商隐(812~858)的同义词反义词
lǐ shāng yǐn/yìn(812~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渓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年间进士。历任县尉、秘书郎、东川节度使判官。因陷于牛李党争,受人排挤,坎坷终身。与杜牧齐名,并称“小李杜”。长于七律、七绝,善于用典。有《行次西郊一百韵》、《贾生》、《安定城楼》、《无题》等名篇和《李义山诗集》。也工骈文,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李攀龙(1514-1570)

李攀龙(1514-1570)的同义词反义词
lǐ pān lóng (1514-1570)明代文学家。字于鳞,号沧溟,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嘉靖年间进士。官至河南按察使。“后七子”之一。作品多摹拟古人。有《沧溟集》。

李益(748~827)

李益(748~827)的同义词反义词
lǐ yì(748~827)唐代诗人。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大历年间进士。早年曾多次在边镇充幕官。后入朝,官至礼部尚书。以写边塞诗著称。有《夜上受降城闻笛》、《塞下曲》等名篇。有《李君虞诗集》。

李纲(1083-1140)

李纲(1083-1140)的同义词反义词
lǐ gāng (1083-1140)宋代大臣。字伯纪,邵武(今属福建)人。进士出身。初为兵部侍郎。1126年初,金兵南下包围东京(今河南开封),他反对迁都,力主抵抗,领导东京军民坚守月余,迫使金军撤退。不久以“专主战议”被排挤出东京。次年高宗即位,起用他为宰相。主张严惩投降金国的张邦昌,用两河义军收复失地,以宗泽为开封留守。但不久又被排斥。后多次上疏陈说抗金大计,未被采纳。

李绅(772-846)

李绅(772-846)的同义词反义词
lǐ shēn (772-846)唐代诗人。字公垂,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后迁居无锡(今属江苏)。元和年间进士。历任校书郎、翰林学士。因事遭贬谪。后拜相,又出为淮南节度使。为新乐府运动参加者。《悯农》诗二首较有名。
2627282930 共38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