汦河

汦河的同义词反义词
zhǐ hé1. 水名,在河北。

沙鹿

沙鹿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ā/shà lù1.亦作"沙麓"。 2.古山名。一说古地名。故址在今河北省大名县东。《春秋.僖公十四年》:"秋,八月辛卯,沙鹿崩。"杜预注:"沙鹿,山名。平阳元城县东有土山。"《公羊传.僖公十四年》:"沙鹿崩。沙鹿者何?河上之邑也。"据《后汉书.元后传》载,春秋晋国有史官以为沙麓崩陷乃"阴为阳雄﹐土火相乘"之象﹐断言六百四十五年后宜有圣女兴。因以"沙鹿"作为颂扬皇太后﹑皇后之词。

沧州市

沧州市的同义词反义词
cāng zhōu shì在河北省东南部、京沪铁路线上。1947年始设市。人口40.29万(1995年)。旧时以产“长芦盐”著称。现为京沪铁路线上的要站和工业城市。名胜古迹有开元寺前的沧州铁狮子。

海河平原

海河平原的同义词反义词
hǎi hé píng yuán华北平原北部。主要在河北省境内。由黄河、海河冲积而成。地势由北、西、南三面向渤海倾斜,大部分地区低洼易涝。盛产小麦、棉花、杂粮。富藏石油、煤等矿。沿海产盐。

清西陵

清西陵的同义词反义词
qīng xī líng在河北省易县西梁各庄方蒙山下。清代帝王陵墓。因与东陵相对,故称西陵。共有帝陵四座,即雍正泰陵、嘉庆昌陵、道光慕陵和光绪崇陵,还有后妃、王公、公主墓十四座。始建于1730年。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满族

满族的同义词反义词
mǎn zú分布于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等地的少数民族。约984.7万人(1990年)。曾用满语文,通用汉语文。信奉祖先崇拜、萨满教和佛教。旗袍是清代满族妇女的传统服装。重礼节,善骑射,好歌舞,爱曲艺。主要从事农业、工业。

滦阳

滦阳的同义词反义词
luán yáng1.河北省承德市的别称。因在滦河之北,故名。

滹沱

滹沱的同义词反义词
hū tuó1.亦作"滹沲"。 2.水名。即滹沱河。在河北省西部。出山西省繁峙县东之泰戏山,穿割太行山,东流入河北平原,在献县和滏阳河汇合为子牙河。至天津市,会北运河入海。

炎帝

炎帝的同义词反义词
yán dì传说中的上古姜姓部族首领。原居于姜水流域,后向东发展到中原地区。曾经和黄帝在阪泉(今河北涿鹿东南)交战,被打败后与黄帝的部落结成联盟,互相通婚。中国人自称炎黄子孙,敬奉他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一说炎帝即神农氏。

热水

热水的同义词反义词
rè shuǐ1.沸水或温度曾达到沸点的水。 2.温水。 3.水名。在今河北省蔚县西。
2627282930 共37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