饷给
饷给的同义词反义词
xiǎng gěi/jǐ1.亦作"餉给"。 2.给养。 3.给予食粮,供给生活所需。
鲁连
鲁连的同义词反义词
lǔ lián1.指鲁仲连。战国时齐国人。有计谋,但不肯做官。常周游各国,排难解纷。秦军围赵都邯郸,鲁连以利害进说赵魏大臣,劝阻尊秦为帝,曾说:"彼(秦昭王)即肆然称帝,连有蹈东海而死耳!"齐国要收复被燕国占据的聊城时,又写信劝说燕将撤守。齐王打算给予官位,他便逃到海上。是一个兼有隐士﹑侠客和政治家特点的人。事见《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后因被视为奇伟高蹈﹑不慕荣利的代表人物。
不吝珠玉
不吝珠玉的同义词反义词
bù lìn zhū yù吝:舍不得。不要舍不得好的东西。恳切希望别人给予指教的谦词。
不吝赐教
不吝赐教的同义词反义词
bù lìn cì jiào吝:吝惜;赐:赏予;教:教导,教诲。不吝惜自己的意见,希望给予指导。请人指教的客气话。
优惠价格
优惠价格的同义词反义词
yōu huì jià/jiè/jie gé工厂、商店给予特定对象以低于一般售价供应商品的价格。有的是国家为扶持某一行业生产在政策上规定的,有的是为照顾有业务往来的客户或内部职工而采用的。
优惠待遇
优惠待遇的同义词反义词
yōu huì dài/dāi yù1.指在国际商务关系中,一国对另一国给予比对其他国更优厚的待遇。如放宽进口限额﹑减免关税等。
公廨田
公廨田的同义词反义词
gōng xiè tián1.隋唐时期给各官署以所收地租补充办公经费的公田。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诏给外官公廨田﹐为公廨田名称之始。唐制内外各官署均依照等级高低﹐分别给予公廨田。在京官署公廨田自二十六顷至二顷﹐在外诸州公廨田自四十顷至一顷。官吏解职,移交后任。公廨田租给农民耕种﹐苛收地租。唐以后无给公廨田的记录。
分竹
分竹的同义词反义词
fēn/fèn zhú1.给予作为权力象征的竹使符,谓封官授权。
商鞅(约前390-前338)
商鞅(约前390-前338)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āng yāng/yàng (yuē/yāo qián 390-qián 338)战国时期政治家。卫国人。本姓公孙。秦孝公任用他实行变法。公元前356年(一说前359年)和前350年两次颁布新法:奖励耕织;废除贵族世袭,按军功大小给予爵位等级;推行连坐法;建立县制;废井田制,准许土地买卖;按丁男征赋;统一度量衡制。变法奠定了秦强盛的基础。因封地在商(今陕西商县东南),号商君,因称商鞅。孝公死后,被诬陷,车裂而死。著有《商君书》,今存二十四篇。
天付良缘
天付良缘的同义词反义词
tiān fù liáng yuán付:给予。上天给予的美好姻缘或缘份。也指难得的好机会。同“天假良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