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舍法
三舍法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shè/shě fǎ1.宋神宗时取士法,为元丰新法之一。其法分太学为外舍﹑内舍﹑上舍,别生员为三等而置之。依一定年限和条件,由外舍升入内舍继而升上舍。最后按科举考试法,分别规定其出身并授以官职。在舍读经为主,以济当时科举偏重文词之不足。绍圣中,曾一度废科举,专以三舍法取士。宣和三年,诏罢此法。见《宋史.选举志一》﹑《选举志二》。
三鼎甲
三鼎甲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dǐng jiǎ1.科举时代殿试一甲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世称"三鼎甲"。
上甲
上甲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àng/shǎng jiǎ1.阴历每月上旬之甲日。 2.科举时代殿试成绩最优的一等,也称一甲。
下考
下考的同义词反义词
xià kǎo1.科举考试或官吏考绩列为下等。 2.考察臣下。
不第
不第的同义词反义词
bù dì1.犹落第。谓科举考试不中。 2.不但。 3.复姓。汉王符《潜夫论.志姓氏》谓不第氏为纣庶兄微子之后,子姓。
世叔
世叔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ì shū1.对父辈朋友中年龄小于己父者的称呼。 2.明清翰林称太老师的儿子为世叔。太老师,科举时座师的老师。见明张位《词林典故》。 3.世父和叔夫的合称。
中签
中签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ònɡ qiān1.旧时科举考试用以填写考中者姓名﹑籍贯等的标签。
中选
中选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ònɡ xuǎn1.被选中;合格。 2.特指科举应试被录取。
主司
主司的同义词反义词
zhǔ sī1.主管。 2.主管某项工作的官员或部门。 3.科举的主试官。
举业
举业的同义词反义词
jǔ yè1.为应科举考试而准备的学业。明清时专指八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