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潜虚
宋潜虚的同义词反义词
sòng qián xū1.清古文家戴名世因《南山集》案被杀,故人讳其名,以"宋潜虚"代之。
庶慎
庶慎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ù shèn1.指众慎罚之事。《书.立政》:"庶狱庶慎,惟有司之牧夫是训用违。"周秉钧易解:"慎,与狱连言,盖谓慎罚也。"一说为众当慎之。见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卷二四。
投阁
投阁的同义词反义词
tóu gé1.汉扬雄校书天禄阁时,刘棻曾向雄问古文奇字。后棻被王莽治罪,株连扬雄。当狱吏往捕时,雄恐不能自免,即从阁上跳下,几乎摔死。后有诏勿问,但京师纷纷传语:"惟寂寞,自投阁。"见《汉书.扬雄传赞》。按扬雄作《解嘲》,有"惟寂惟寞﹐守德之宅"语,故云。后用为文士不甘寂寞而遭祸殃之典。
新学
新学的同义词反义词
xīn xué1.初学。亦指初学的人。 2.新倡导的学术。 3.特指汉末王莽新朝时的古文经学。康有为着有《新学伪经考》。 4.指北宋王安石的经学。 5.指清末到"五四"以前由西方传入的资产阶级新文化﹐包括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对传统学术称"旧学"而言。 6.指新式学堂。
林纾(1852-1924)
林纾(1852-1924)的同义词反义词
lín shū (1852-1924)文学家、翻译家。原名群玉,字琴南,号畏庐、冷红生,福建闽县(今闽侯)人。光绪年间举人。曾在京师大学堂任教。早年参加戊戌变法,后思想转向保守,晚年反对新文化运动。曾依靠他人口述,用古文译出《巴黎茶花女遗事》等外国小说一百八十余种。有《畏庐文集》等。
花押印
花押印的同义词反义词
huā yā yìn1.镌刻草书姓名的印章。始于宋,盛于元。也称元押﹑元戳。元的花押印,其形多为长方,一般上刻楷书姓氏,下刻蒙古文或花押。其目的在于取信,使人不易辨认摹仿。
蚁鼻钱
蚁鼻钱的同义词反义词
yǐ bí qián1.我国战国楚铜币名。最常见的一种似为古文"贝"字﹐也有人认为是古文"晋"字﹐像人面﹐俗称"鬼脸钱"。另一种的文字普通释作"各六朱"或"各一朱"﹐三字连写﹐笔画像一只蚂蚁。又因两"口"像鼻孔﹐故通称为"蚁鼻钱"。其形亦有上狭下广者。
三体
三体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tǐ/tī/bèn1.指《诗经》的风﹑雅﹑颂三体。 2.指唐诗的七绝﹑七律﹑五律三体。宋周弼有《三体唐诗》六卷,即选此三体。 3.指唐人赋诗唱和的三体。 4.汉字的三种字体。在真书流行前,称古文﹑篆书﹑隶书为三体。 5.汉字的三种字体。真书﹑行书﹑草书。 6.史学中称编年﹑纪传与纪事本末三种体裁。编年体始于《春秋》,纪传体始于《史记》,后宋袁枢创纪事本末体,史部分类乃相沿分为三体。
三变
事须
事须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ì xū1.谓情势应该如此,理应如此。《古文苑·曹公卞夫人与杨太尉夫人袁氏书》:"主簿股肱近臣﹐征伐之计﹐事须敬咨。"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杂说》:"且须调习器械﹐务令快利;秣饲牛畜﹐事须肥健。"唐刘禹锡《和仆射牛相公寓言》诗之二:"只恐重重世缘在﹐事须三度副苍生。"一说"事须"为唐宋习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