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独立
司法独立的同义词反义词
sī fǎ dú lì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不受其他任何机关或个人的干涉。以审判独立为核心。我国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国际准则
国际准则的同义词反义词
guó jì zhǔn zé在国际交往中,被大多数国家承认并遵守的行为规范。如联合国宪章、许多国际公约中规定的准则以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
国际法院
国际法院的同义词反义词
guó jì fǎ yuàn也称“海牙法院”。联合国的主要司法机构。1946年根据《联合国宪章》在海牙成立。《联合国宪章》规定:联合国成员是国际法院规约的当然成员国,应承诺遵行国际法院的判决。根据《国际法院规约》,法院接受各当事国提交的一切案件和《联合国宪章》或任何条约及公约中所特定的一切事件。另还为联合国机构提供关于法律问题的权威性参考意见。
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的同义词反义词
mín zú qū/ōu yù zì zhì我国少数民族在国家统一领导下,以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自治地方,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制度。我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分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
民族歧视
民族歧视的同义词反义词
mín zú qí shì用民族成分来划分人们的社会和法律地位,限制和侵犯民族基本权利的现象。民族压迫的一种表现。我国宪法规定:禁止任何民族歧视和压迫。
法兰西第五共和国
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同义词反义词
fǎ lán xī dì wǔ gòng/gōng hé/hè/huó/huò/hú guó1958年9月建立的法国资产阶级共和国。共和国宪法确立了总统制,加强了政府的权力。第一任总统是戴高乐。
禁运
禁运的同义词反义词
jīn/jìn yùn通常指一国或数国联合禁止对某国输出或从某国输入某种或全部商品。交战国往往以此作为从经济上困扼敌国的手段。中立国则对交战双方禁运军需物资,以示中立。联合国宪章规定,对违反宪章、违反国际法或进行武装入侵者,可以对其实行禁运。
联合国
联合国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án hé/gě gu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于1945年成立的国际组织,总部设在美国纽约。主要机构有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和社会理事会、秘书处等。联合国宪章规定,其主要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友好关系,促进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国际合作。
质询
质询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ì xún代议机关的成员向其他国家机关及其官员提出质疑或询问并要求答覆的活动。我国宪法规定了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质询权,并规定受质询的机关必须负责答覆。
奥地利一八四八年革命
奥地利一八四八年革命的同义词反义词
ào dì lì yī bā sì bā nián gé mìng奥地利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848年3月,维也纳人民起义,推翻梅特涅反动政府,奥地利皇帝被迫同意立宪;4月颁布帝国宪法,但未能满足人民要求。5月,维也纳人民再次起义,奥皇及皇室被迫逃离首都。同时,帝国境内的捷克、匈牙利也发生革命。10月,维也纳人民为抗议奥军镇压匈牙利革命,又举行起义。后因资产阶级妥协,封建势力反扑,11月革命被镇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