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羊学

公羊学的同义词反义词
gōng yáng/xiáng xué1.研究以《公羊传》解释《春秋》的学问。《公羊传》﹐即《春秋公羊传》﹐或叫《公羊春秋》。相传为战国齐人公羊高所著﹐专门阐释《春秋》。最初只有口头流传﹐汉初才写成书。汉何休作《春秋公羊解诂》十一卷﹐多发明《春秋》微言大义﹐大张"三世"(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之说﹑又好引谶纬。唐徐彦为之疏﹐其《公羊传疏》引戴宏序﹐说是由景帝时公羊寿和胡母生(子都)"着于竹帛"。......更多

十哲

十哲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í zhé1.指十位或十数位德才出众者或某一方面突出的名人。(1)指孔子的十个弟子: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宰我﹑子贡﹑冉有﹑季路﹑子游﹑子夏。自唐定制,从祀孔庙,列侍孔子近侧。开元时,颜渊配享,升曾参,后曾参配享,升子张。后代又增有若及宋朱熹,合称"十二哲"。唐王勃《益州夫子庙碑》:"自四教远而微言絶,十哲丧而大义乘。"清昭槤《啸亭杂录.崇理学》:"仁皇(康熙)夙好程朱……特命朱子配祠十......更多

大理

大理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 lǐ1.掌刑法的官。秦为廷尉﹐汉景帝六年更名大理﹐武帝建元四年复为廷尉。北齐为大理卿﹐隋唐以后沿之。 2.星名。 3.五代至宋时云南的地方政权。五代后晋天福二年﹐段思平灭杨干真的大义宁政权﹐据南诏地﹐号大理国﹐有八府﹐四郡﹐三十七部﹐辖境相当于今云南全境及四川西南部。宋绍圣元年高升泰代立﹐号大中国。绍圣三年﹐段氏再起﹐号后理国。前后共传二十三王﹐历三百一十六年。其间﹐宋曾封其王为大理王﹐......更多

满江红(怒发冲冠)

满江红(怒发冲冠)的同义词反义词
mǎn jiāng hóng (nù fà chōng guān)词篇名。南宋岳飞作。词以“怒发冲冠”领起,表达了对北方国土沦丧、金兵南侵的极大义愤,以及誓死报仇雪耻、收复失土的坚定信念。“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等名句,尤为后人引用。

肃成

肃成的同义词反义词
sù chéng1.《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又使诸儒撰集经传"裴松之注引三国魏王沈《魏书》:"帝初在东宫……集诸儒于肃城门内,讲论大义,侃侃无倦。"后即以"肃成"为太子讲学处之称。

蚓廉

蚓廉的同义词反义词
yǐn lián1.蚯蚓的廉洁。比喻人拘守小节﹐不知大义。语出《孟子.滕文公下》:"于齐国之士,吾必以仲子为巨擘,虽然,仲子恶能廉,充仲子之操,则蚓而后可者也。"朱熹集注:"言仲子未得为廉也,必若满其所守之志,则惟蚯蚓之无求于世,然后可以为廉耳。"

衔须

衔须的同义词反义词
xián xū1.口含胡须。东汉温序为隗嚣别将苟宇所拘劫,坚强不屈,拒绝投降。宇赐剑使自裁。"序受剑,衔须于口,顾左右曰:'既为贼所迫杀,无令须污土。'遂伏剑而死。"事见《后汉书.独行传.温序》。后因以"衔须"表示临难不屈﹑大义凛然。 2.口含胡须。一种愤怒的表示。

谋及妇人

谋及妇人的同义词反义词
móu jí fù rén谋:计议,商量。指机密大事与不明大义的妇女商量,因而遭致失败。

贪騃

贪騃的同义词反义词
tān ái1.指贪于财利,不明大义者。

通义

通义的同义词反义词
tōng/tòng yì1.普遍适用的道理与法则。 2.疏通大义。常用为书名,指概述性的著作,如:《白虎通义》;《文史通义》。
12345 共5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