佥事

佥事的同义词反义词
qiān shì1.官名。金置按察司佥事。元时诸卫﹑诸亲军及廉访﹑安抚诸司,皆置佥事。明因之,都督﹑都指挥﹑按察﹑宣慰﹑宣抚等,皆有佥事。清初沿用,乾隆时废。 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央官署中的中级官员。

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的同义词反义词
gōng chē shàng shū公车:汉代官署名,后也代指举人进京应试。原指入京请愿或上书言事,也特指入京会试的人上书言事。

卒史

卒史的同义词反义词
zú/cù shǐ1.官名。汉代官署中属吏之一。

合长

合长的同义词反义词
hé/gě cháng/zhǎng1.唐宋时常用以称呼中书省﹑尚书省﹑龙图阁等官署的主事官。

壁记

壁记的同义词反义词
bì jì1.嵌在墙上的碑记。 2.州县官署也有壁记。如唐柳宗元有《武功县丞壁记》﹑《馆驿使壁记》等。

官室

官室的同义词反义词
guān shì1.犹官署。

官局

官局的同义词反义词
guān jú1.官署;官设机构。 2.指官府中的公事。

官治

官治的同义词反义词
guān zhì1.官府的政务。 2.官署;衙门。 3.器官的功能。

宝源局

宝源局的同义词反义词
bǎo yuán jú1.明清时管理铸造钱币的官署。元末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朱元璋于应天府设宝源局,掌管铸钱之事。至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在各行省设宝泉局,与宝源局同铸"洪武通宝"钱,并禁止私人铸钱。清承其制,以宝泉局属户部,宝源局属工部。参阅《续文献通考.钱币五》。

宣政院

宣政院的同义词反义词
xuān zhèng yuàn元代官署名。掌全国佛教事务和藏族地区军政的机关。1264年始设,初名总制院,后更名为宣政院。长官为宣政使,由帝师担任,下属各官及所辖地区各级官吏,僧俗都可充任,掌军事民政。
12345 共58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