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貉小貉
大貉小貉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 hé xiǎo hé1.貉﹐我国古代北方民族名。相传其实行二十税一的税制。儒家以为尧舜之道为十税一﹐少于十税一为行貉之道。十四五税一为大貉﹐十二三税一为小貉。见《公羊传.宣公十五年》徐彦疏。
尧趋舜步
尧趋舜步的同义词反义词
yáo qū shùn bù①指如尧舜之行。颂扬帝王的仪容举止。②指尧舜的德政。比喻政局稳定而清明。
岳伯
岳伯的同义词反义词
yuè bó/bǎi/bà1.相传尧舜时四岳为四方诸侯之长;周有方伯为诸侯之长。后以"岳伯"泛称封疆大吏。
岳牧
岳牧的同义词反义词
yuè mù1.传说为尧舜时四岳十二牧的省称。语本《书.周官》:"曰唐虞稽古,建官惟百,内有百揆四岳,外有州牧侯伯。"《史记.伯夷列传》:"尧将逊位,让于虞舜,舜禹之间,岳牧咸荐,乃试之于位,典职数十年。"后用"岳牧"泛称封疆大吏。
见知
见知的同义词反义词
jiàn/xiàn zhī/zhì1.见而知之。指同时代的事,以别于后代对前代事的"闻而知之"。语本《孟子.尽心下》:"由尧舜至于汤,五百有余岁。若禹﹑皋陶,则见而知之;若汤,则闻而知之。" 2.谓明见明知,并不隔膜。 3.受到知遇。 4.为人所知。 5.见"见知法"。
铸陶
铸陶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ù táo/yáo1.语本《庄子.逍遥游》﹕"是其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谓造就﹐培育。后以"铸陶"指培养人才。
伯姜
伯姜的同义词反义词
bó jiāng1.舜臣子伯夷的别称。伯夷姓姜,能明礼仪以佐尧舜,因用以代称名门望族。
修身
修身的同义词反义词
xiū shēn陶冶和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孔子提倡“修己”。孟子既讲“修身”,又讲“养心”。荀子也重视“修身”,提出“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舜”。《礼记·大学》则把“修身”与政治相联系,认为要齐家、治国、平天下,必须先要“修身”。这种“以修身为本”的思想对后来的儒家有很大影响。
凶族
凶族的同义词反义词
xiōng zú1.原指与尧舜部族敌对的四个部落。后亦泛称敌对的民族或恶人。
咨命
咨命的同义词反义词
zī mìng1.《尚书》记尧舜任命或询问臣工,句首多冠以"咨",故后世以"咨命"指天子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