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予执行
先予执行的同义词反义词
xiān yú/yǔ zhí xíng/háng法院对某些民事案件,在作出判决或判决生效之前,根据当事人的申请,裁定被告先付给原告一定数额的款项或物品,以应急需的措施。适用于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医疗费用、劳动报酬等案件。申请人应提供担保;不提供担保的,驳回申请。申请人败诉的,应赔偿对方因先予执行所遭受的损失。
无行为能力
无行为能力的同义词反义词
wú xíng wéi néng lì不能以自己独立的行为行使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在中国,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行为能力人,他们的民事活动由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代理。
法律关系主体
法律关系主体的同义词反义词
fǎ lǜ guān xì zhǔ tǐ法律关系中依法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公民(自然人)、法人、国家、国际组织等。其中国家既是国际法律关系的主体,又是国家财产所有权的主体,在某些财产法律关系(如国家公债等)中还可以是民事法律关系主体。
程序法
程序法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éng xù fǎ亦称“审判法”、“诉讼法”。“实体法”的对称。规定诉讼程序的法律。如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程序法是正确实施实体法的保障。审判活动是实体法和程序法的综合运用。
诉权
诉权的同义词反义词
sù quán1.起诉和诉愿的权利。广义指公民向国家机关请求依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之权﹐包括民事的﹑刑事的诉权﹐也包括行政诉讼和诉愿的诉权。狭义指民事诉讼上的诉权。
财产
财产的同义词反义词
cái chǎn金钱、财物及民事权利义务的总和。通常分为:(1)按所有权,分国家财产、集体财产、个人财产;(2)按是否具有实物形式,分有形财产(如金钱、财物)和无形财产(如著作权、发明权);(3)按民事权利义务,分积极财产(如金钱、财物及各种权益)和消极财产(如债务)。
事主
事主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ì zhǔ1.事奉大夫。 2.事奉君主。 3.犹言事情的主要决策者,谋划者。 4.指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 5.指一般民事纠纷中双方当事人。
企业经营权
企业经营权的同义词反义词
qǐ yè jīng yíng quán企业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进行自主经营的权利。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现代企业,特别是公司制企业中,企业的净资产属于出资者所有,企业则拥有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依法自主经营,成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
侵害人
侵害人的同义词反义词
qīn hài rén也称“致害人”、“加害人”。民法上指实施侵权行为的人。侵害人在承担民事责任的同时,也有可能还要承担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
侵权行为
侵权行为的同义词反义词
qīn quán xíng/háng wéi/wèi民法上指侵犯公共财产、他人的人身或财产的行为。因过错发生的侵权行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虽无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也要承担民事责任。我国民法通则对侵权行为和应承担的民事责任作了规定。侵犯公共财产、他人的人身或财产构成犯罪的,不属于民法上所说的侵权行为,应受刑事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