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文
圣文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èng wén1.指圣人的文章典籍。 2.谓天子的文德。 3.指周文王。 4.指汉文帝。
大月氏
大月氏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 yuè shì1.古族名。月氏的一支。汉文帝初年﹐在匈奴压迫下﹐原游牧于敦煌﹑祁连间的月氏人﹐一部分迁至今伊犁河上游流域﹐称大月氏。文帝后元三年(公元前161年)左右﹐遭乌孙攻击﹐又西迁大夏(今阿姆河上游)。约在武帝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汉使张骞至其国。分为休密﹑双靡﹑贵霜﹑肸顿﹑都密五部翕侯。公元一世纪中叶﹐贵霜翕侯兼并其他四部﹐建立贵霜王国。
左丞相
左丞相的同义词反义词
zuǒ chéng xiāng/xiàng1. 官名。丞相分左右始于春秋齐景公。汉文帝以后仅置丞相一人,北齐、北周复设左右丞相。唐以后改称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如:萃于左丞相府。——宋·文天祥《后序》。
打字机
打字机的同义词反义词
dǎ/dá zì jī用以代替手工书写、复写或印刷制版的机器。以手指按机上的字键,所用纸上即有字打出。电动打字机则在手按字键后通过电传动打字,更为轻巧快速,改错方便。电子打字机使用更方便,可编辑、储存字稿,随意调整修改,字体可放大缩小,自动重复打印。各种文字(如汉文、英文)均可同机使用。
扬雄(前53-后18)
扬雄(前53-后18)的同义词反义词
yáng xióng (qián 53-hòu 18)一作“杨雄”。西汉文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属四川)人。汉成帝时为给事黄门郎。王莽称帝后,任太中大夫。早年以辞赋闻名,有《甘泉赋》、《长杨赋》等名篇。晚年研究哲学,仿《论语》和《易经》作《法言》和《太玄》。另有研究语言学的《方言》和吹捧王莽的《剧秦美新》等。明人辑有《扬侍郎集》。
文光
文光的同义词反义词
wén guāng1.错杂的波光。 2.绚烂的文采。 3.西汉文帝和东汉光武帝的合称。
斗粟
斗粟的同义词反义词
dǒu/dòu sù1.一斗之粟。指少量的粮食。 2.据《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载,汉文帝刘恒之弟淮南厉王刘长谋反失败,被押解去蜀郡严道县,在路上绝食而死,民间编了首歌谣:"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后以"斗粟"讥兄弟不和或不相容。
普米族
普米族的同义词反义词
pǔ mǐ zú分布于云南等地的少数民族。约3万人(1990年)。用普米语。曾用丁巴文,现通用汉文、藏文。信仰原始宗教。传统节日有火把节、大年节、转山节等。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
月氏(-zhī)
月氏(-zhī)的同义词反义词
yuè zhī1.亦作"月支"。 2.古族名,曾于西域建月氏国。其族先游牧于敦煌﹑祁连间。汉文帝前元三至四年时,被匈奴冒顿单于击败,西迁塞种故地(今新疆西部伊犁河流域及其迤西一带)。西迁的月氏人称大月氏,少数没有西迁的人入南山(今祁连山),与羌人杂居,称小月氏。 3.近代亦借指西方侵略者。
柏孜克里克石窟
柏孜克里克石窟的同义词反义词
bǎi zī kè lǐ kè shí kū1.新疆著名石窟之一。位于吐鲁番城东北,共编号五十七窟。创建于南北朝末期,迄于元代。璧画内容丰富,并保存了许多汉文和回鹘文题记。是研究古代高昌地区佛教艺术的重要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