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nɡ yānɡ měi shù xué yuàn中国的美术高等学校。校址在北京。前身是创建于1918年的国立北京美术学校。校名曾数次变更,1949年由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改称为国立美术学院,1950年改现名。设有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民间美术等系。

乌尔宾诺的维纳斯

乌尔宾诺的维纳斯的同义词反义词
wū ěr bīn nuò de wéi nà sī油画。意大利提香作于1538年。画中豪华富丽的卧榻上,斜躺着一位雍容娴雅且体态娇柔的少妇,虽被画家冠以维纳斯的神名,但实际上却是上层社会贵族妇女形象的真实写照。画家刻意塑造的健康完美的女性,成为裸体女像中的典型。

劫夺吕西普的女儿

劫夺吕西普的女儿的同义词反义词
jié duó lǚ xī pǔ de nǚ/rǔ ér/er油画。佛兰德斯鲁本斯约作于1618年。取材于希腊神话中主神宙斯与丽达所生的孪生兄弟卡斯托耳和波吕刻斯,合伙抢劫迈锡尼王吕西普的两个女儿为妻的故事。画面上人和马占据了整个空间,人和马的交错动势,产生了强烈的运动感。

向日葵

向日葵的同义词反义词
xiàng rì kuí①又称“朝阳花”、“葵花”。双子叶植物,菊科。一年生草本。头状花序极大,花盘直径10~30厘米。四周为黄色舌状花,不结实;中间是能结实的管状花。有向光性,花盘随太阳转动。种子富含脂肪等,主要榨油供食用和作工业用油。②油画。荷兰凡·高作于1888年。作品以黄色为主调,加上一点青色与绿色,表现了灿烂的阳光下,向日葵的蓬勃生命力。

四使徒

四使徒的同义词反义词
sì shǐ tú油画。德国丢勒作于1526年。以双屏形式表现耶稣的门徒约翰和彼得、保罗和马可。这四个代表正义和仁爱的形象,巨人般充满在狭长的画面里,顶天立地,具有纪念碑意义。

夜巡

夜巡的同义词反义词
yè xún油画。荷兰伦勃朗作于1642年。作品描绘上尉率领的射击手队准备出发执行紧急任务的一个场面。上尉走在最前面,他身穿黑色衣服,头戴黑色帽子。在他左边是中尉,射击手们环绕着他俩展开各种动态,令人想起荷兰人民争取自由独立的革命斗争。

岩间圣母

岩间圣母的同义词反义词
yán jiān/jiàn shèng mǔ油画。意大利达·芬奇作于1483-1490年。取材于《新约全书》中耶稣受洗的故事。画面以端庄而慈爱的圣母为中心,她右手扶婴孩圣约翰,左手下坐着婴孩耶稣,耶稣身后坐着一个小天使,四人组成三角形构图。作品虽是宗教题材,但人物都已世俗化,充满人情味。

惠司勒

惠司勒的同义词反义词
huì sī lè/lēi(jamesabbottmcneillwhistler,1834-1903)美国画家。1859年起定居伦敦。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线条与色彩的和谐。受委拉斯开兹、库尔贝和日本绘画的影响,作品富有装饰趣味和东方情调。代表作有油画《白衣女郎》、《母亲》及铜版画《威尼斯风景》等。

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

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的同义词反义词
jiào/jiāo huáng yīng nuò sēn shí shì xiāo/xiào xiàng油画。西班牙委拉斯开兹作于1650年。此画系应罗马教皇英诺森十世的请求而绘制。画面以鲜明的红色为底,具有一种威严感。画家准确地抓住人物在瞬间的复杂的内在精神状态,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凶狠残忍的性格特征。

日出印象

日出印象的同义词反义词
rì chū yìn xiàng油画。法国莫奈作于1872年。画面展现一个充满雾霭的海上早晨,一轮红日冉冉东升,港口、码头、舢板在雾中时隐时现。奔放的笔触和冷暖色彩的处理,使整个画面充满宁静与朝气。
12345 共5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