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外方圆

税外方圆的同义词反义词
shuì wài fāng yuán1.唐藩镇于朝廷规定的常税之外﹐巧立名目﹐括取民财﹐进贡皇帝﹐称"税外方圆"。

规礼

规礼的同义词反义词
guī lǐ1.旧时官吏﹑差役凭借便利,巧立名目所需索的陋规。种类名目繁多。

载记

载记的同义词反义词
zài/zǎi jì1.旧史为曾立名号而非正统者所作的传记,以别于本纪和列传。 2.犹记载。指书籍。

青云士

青云士的同义词反义词
qīng yún shì1.《史记.伯夷列传》﹕"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张守节正义﹕"若不托贵大之士﹐何得封侯爵赏而名留后代也?"后因以"青云士"喻指位高名显的人。

假僭

假僭的同义词反义词
jiǎ/jià jiàn1.超越身分擅立名号。

凿空取办

凿空取办的同义词反义词
záo kōng qǔ bàn指巧立名目,勒索榨取。

半格诗

半格诗的同义词反义词
bàn gé shī1.诗体的一种。指与今律相谐的歌行体,以别于纯粹的古风。唐白居易《长庆集》卷五一﹑五二﹑六三有格诗,卷六九为半格诗。宋陆游《古寿人至闻五郎颇有老态作长句自遣》诗:"点诵内篇庄叟语,长歌半格白公诗。"清赵执信《声调谱》引白居易《小阁闲坐》半格诗一首为例,分析某为古句,某为律句,某为齐梁,意在说明半格诗,乃半古半律,为齐梁体的别格。但汪立名《白香山诗集》"半格诗"注则认为格与律是相......更多

名目

名目的同义词反义词
míng mù名称;名义:名目不宜太繁|巧立名目。

平余

平余的同义词反义词
píng yú1.清代地方政府上缴正项钱粮时另给户部的部分。一般来源于赋税的加派,亦有另立名目加征的。清初各省解缴户部税银,每一千两随解平馀银二十五两,称随平陋规。其后,户部与地方官吏协议共同分肥,解部减一半,馀归地方。乾隆元年,明文规定平馀银分给各部院官吏作为补助费,称"养廉"。乾隆二年,四川省在火耗羡馀外,每银百两提解六钱,名平馀,充各衙门使用。有的地方官吏收税时加重戥子称银,所得溢额银两亦名平馀。

拔钉钱

拔钉钱的同义词反义词
bá dīng qián1.五代赵在礼所征的人头税,是赵复职后对人民称其去职为"拔钉"的报复性措施。后用以代称巧立名目的苛捐杂税。
1234 共3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