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女

伏女的同义词反义词
fú nǚ/rǔ1.指西汉经学家伏胜的女儿。曾奉父命传《尚书》于晁错。

天柱

天柱的同义词反义词
tiān zhù1.古代神话中的支天之柱。 2.比喻负重任者。 3.耳的别名。 4.山名。在山东平度县北。 5.山名。又名霍山。在今安徽。西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武帝南巡﹐登其山﹐号为南岳﹐即此。 6.山名。在浙江省余杭县北。 7.山名。陕西岐山的别名。 8.星名。属于东方七宿中的角宿。《晋书.天文志上》:"三台六星﹐两两而居﹐起文昌﹐列抵太微。一曰天柱﹐三公之位也。"《星经》卷上:"天柱五星在紫微宫内﹐近东垣﹐主建教等二十四气也。"

将作大匠

将作大匠的同义词反义词
jiāng/jiàng zuò dà/dài/tài jiàng1.官名。秦始置,称将作少府。西汉景帝时,改称将作大匠,职掌宫室﹑宗庙﹑陵寝及其他土木营建。东汉﹑魏﹑晋沿置。南朝梁时改称大匠卿,北齐时改称将作寺大匠。自隋至辽,多称将作监大匠。元代设将作院院使,掌金﹑玉﹑织造﹑刺绣等手工艺品的制作。明初设将作司卿,不久废,其职掌并入工部。

张骞(?-前114)

张骞(?-前114)的同义词反义词
zhāng qiān (?-qián 114)西汉外交家。汉中成固(今陕西城固)人。封博望侯。奉汉武帝命,先后两次出使西域。第一次出使大月氏,相约共同夹击匈奴。从公元前138年出发到前126年归国,历经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等地,途中被匈奴扣留十一年。前119年又奉命出使乌孙,并派副使至大宛、康居、大夏、安息等地。加强了中原和西域少数民族的联系,发展了汉朝与中亚各地的交往。

报任少卿书

报任少卿书的同义词反义词
bào rèn shào qīng shū散文篇名。西汉司马迁作。任安,字少卿,为作者友人,时因事在狱。作者在文中叙述了自己受宫刑后的痛苦心情,和为了写作《史记》而不惜隐忍苟活的决心。文章富于激愤之情,语气强烈感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等名句常被后人传诵。

敦煌

敦煌的同义词反义词
dūn/duì huáng1.古代郡名。治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北魏改为敦煌镇,后复改郡。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改置西沙州,贞观七年(公元633年)又改沙州,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仍改敦煌郡,干元元年(公元758年)又改沙州。 2.县名。在甘肃省。西汉置。十六国前凉建都于此,北周改名鸣沙县,隋大业初复名,唐末废。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复置,移治今址......更多

李广(?-前119)

李广(?-前119)的同义词反义词
lǐ guǎng/ān (?-qián 119)西汉大将。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人。武艺高超,善骑射。长期镇守北方边防,先后与匈奴作战七十余次,用兵神速,作战勇敢,匈奴人称他为“飞将军”。公元前119年随大将军卫青攻匈奴,因迷失路途受指责而自杀。

杨子

杨子的同义词反义词
yáng zǐ1.指杨朱。 2.指西汉扬雄。 3.俗称米中生的小黑虫。 4.古津渡名。即杨子渡。也写作"扬子"。杨,通"扬"。 5.古地名。古为真州治所,故址在今江苏省仪征市东南。

歆向

歆向的同义词反义词
xīn xiàng1.西汉刘歆及其父刘向的合称。

汉文帝(前202-前157)

汉文帝(前202-前157)的同义词反义词
hàn wén dì (qián 202-qián 157)即“刘恒”。西汉皇帝。高祖子。原为代王。吕后死,周勃与陈平定计,平定诸吕之乱。公元前180年被拥立为帝。在位时执行“与民休息”政策,减轻田赋和刑狱,发展农业生产。又削弱地方诸侯王势力以加强中央集权。他同景帝统治时期历史上并称为“文景之治”。
12345 共28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