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部
藩部的同义词反义词
fān bù1.清代指内外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等地。
雅鲁藏布江
雅鲁藏布江的同义词反义词
yǎ lǔ cáng/zàng bù jiāng西藏境内大河。源于喜马拉雅山北麓的杰马央宗冰川,自西向东横贯西藏南部,在南迦巴瓦峰东侧折向南流出国境。入印度后称布拉马普特拉河,后在孟加拉国注入印度洋。全长2900千米,流域面积93.5万平方千米。河床海拔平均在3000米以上,为世界最高的大河。有世界最深的大峡谷。年径流总量次于长江和珠江。水能资源总量仅次于长江。
东科尔
东科尔的同义词反义词
dōng kē ěr1.藏语。意犹僚属。指民主改革以前原西藏地方政府及班禅系统所属的俗官。
乌斯藏
乌斯藏的同义词反义词
wū sī cáng/zàng1.元明时对西藏的称呼。
仓央嘉措情歌集
仓央嘉措情歌集的同义词反义词
cāng yāng jiā cuò qíng gē jí诗集。西藏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作。所作情歌大多反映宗教礼法与自由爱情间的矛盾,赞美、追求坚贞的爱情。具有浪漫色彩和民歌风味。
卫藏
卫藏的同义词反义词
wèi cáng/zàng1.地区名。旧时西藏的别称。西藏旧分阿里﹑藏(后藏)﹑卫(前藏)﹑和康(一作喀木)四部,藏人用卫藏指前后藏,元明译为乌斯藏,清译为卫藏。清人著作中有时也用卫藏概称西藏四部。
吐蕃(-bō)
吐蕃(-bō)的同义词反义词
tǔ bō1.公元七至九世纪,我国古代藏族所建政权。据有今西藏地区全部,盛时辖有青藏高原诸部,势力达到西域﹑河陇地区。其赞普松赞干布﹑弃隶缩赞先后与唐文成公主﹑金成公主联姻,与唐经济文化联系至为密切。吐蕃政权崩溃后,宋﹑元﹑明史籍仍习惯沿称青藏高原及当地土著族为吐蕃,一作吐番。元中统间改称乌斯藏。
呼图克图
呼图克图的同义词反义词
hū tú kè tú1.亦作"呼土克图"。 2.蒙语xutugtu音译。意为有寿者。清王朝授于藏族及蒙古族喇嘛教大活佛的称号。凡属此级活佛,均载于理藩院册籍,每代"转世"必经中央政府承认和加封。乾隆以后,"转世"须经清廷主持的金瓶掣签确定。西藏的大呼图克图有些具有出任地方政府摄政的资格。
塔格架间歇泉
塔格架间歇泉的同义词反义词
tǎ gé jià jiān xiē quán在西藏昂仁以西冈底斯山南麓、多雄藏布江两岸。海拔5080米,为世界海拔最高的间歇泉。拥有四处泉眼,喷发强度和间歇时间不规则。主泉口在江南岸,附近有大量沸泉、热泉、热水塘,为中国最大的间歇泉区。
唐古拉山脉
唐古拉山脉的同义词反义词
táng gǔ lā shān mài中国主要山脉之一。在西藏北部及青、藏边境。怒江、澜沧江和长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东西走向,东南延伸接横断山脉。海拔5500~6000米,主峰各拉丹冬雪山(6 621米),为长江发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