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
提出的同义词反义词
tí/dī/dǐ chū1.揭示;提请考虑、讨论、接受或采纳。2.提取。如:他从银行存款中提出一千元。
敷纳
敷纳的同义词反义词
fū nà1.谓臣下陈奏善策,天子择善采纳。
施琅(1621-1696)
施琅(1621-1696)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ī láng (1621-1696)清代大将。字尊侯,福建晋江人。初为郑芝龙部将,顺治初年降清。1683年率军攻灭台湾郑氏政权。建议在台驻兵屯守,以防御西方殖民者的侵略,被采纳。封靖海侯。
游说(-shuì)
游说(-shuì)的同义词反义词
yóu shuì1.指战国时代策士们周游列国﹑劝说君主采纳其政治主张的一种活动:游说诸侯。 2.泛指劝说别人采纳其意见﹑主张。 3.指说客。
献纳
献纳的同义词反义词
xiàn nà1.指献忠言供采纳。 2.指献纳忠言之官﹐献纳臣。 3.祀奉。 4.奉献;进贡。
王猛(325-375)
王猛(325-375)的同义词反义词
wáng měng (325-375)十六国时前秦大臣。字景略,北海剧(今山东寿光东南)人。三十岁时,东晋大将桓温进兵关中,他曾往见,扪虱而谈天下大势。后为苻坚谋士,得到信任。苻坚即位后,官至丞相,为前秦统一北方作出重大贡献。病危前,劝苻坚不要攻晋,但未被采纳。
知无不言,言无不听
知无不言,言无不听的同义词反义词
zhī wú bù yán,yán wú bù tīng知道的就毫无保留全说出来,听的则一句不差全部接受采纳。
纳下
纳下的同义词反义词
nà xià1.采纳下面的意见。 2.交下。
襃纳
襃纳的同义词反义词
bāo nà1.亦作"褒纳"。 2.赞赏收纳,嘉许采纳。
襃采
襃采的同义词反义词
bāo cǎi1.亦作"褒采"。 2.嘉许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