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大布
五行大布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xíng/háng dà/dài/tài bù1.北周武帝建德三年铸造的钱币。铜质,圆形方孔,篆书"五行大布"四字。
五铢钱
五铢钱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zhū qián1.钱币名。汉武帝元狩五年始铸,重五铢,上篆"五铢"二字。自汉历魏﹑晋﹑六朝至隋皆续有铸造,惟形制大小不一。唐武德四年废。
交虬盦
交虬盦的同义词反义词
jiāo qiú ān1.周代铸造的一种盛水用的青铜器。
卧佛寺
卧佛寺的同义词反义词
wò fó/fú/bì/bó sì1.寺院名。在北京市海淀区西山北部的寿安山南麓。建于唐贞观年间﹐初名兜率寺﹐先后更名昭孝﹑洪庆﹑寿安﹑永安等。清雍正十二年重修后﹐改名十方普觉寺。因殿内有元代铜卧佛﹐俗称卧佛寺。卧佛铸造浑朴精致﹐体现了铸造技术和雕塑艺术的高度成就。解放后为北京重点保护古建文物之一。参阅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卧佛寺》﹑清孙承泽《春明梦馀录》卷六六。
商代城墙遗址
商代城墙遗址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āng dài chéng qiáng yí/wèi zhǐ1.在河南省郑州市。城垣周长七公里,用土分层夯筑。城墙剖面为梯形,底面一般宽二十米,高约九米,部分城墙被掩埋在现今的地面之下。环城发现十一个缺口,某些缺口可能与城门有关。城墙附近有大量的商代文化遗址。西墙外杜岭出土两件大型铜方鼎,南墙﹑北墙外各发现一处青铜器铸造作坊遗址,郑州市内曾发现商代早期的房基﹑地窖﹑壕沟﹑水井﹑墓葬及雕刻字骨和陶文符号。
地动仪
地动仪的同义词反义词
dì/de dòng yí1.候风地动仪的简称。东汉天文学家张衡所发明的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用铜铸造,形如酒樽,顶上有凸起的盖,周围有八个龙头对准八个方向,每条龙的嘴里含着一个小铜球。对着龙嘴有八个铜蛤蟆,昂头张嘴,蹲于地上。哪里发生地震,对准那个方向的龙嘴就会张开,嘴里的铜球就落到铜蛤蟆的嘴里。
壮族
壮族的同义词反义词
zhuàng zú分布于广西、云南、广东、贵州等地的少数民族。约1555.6万人(1990年)。曾称“僮族”,1965年改现名。用壮语。原有方块壮字,现推行拼音壮文。信仰多神,流传道教。铸造和使用铜鼓的历史悠久,擅长壮锦刺绣。陶瓷工艺和“干栏”建筑颇为著名。盛行歌圩。传统节日有牛王节、三月三。主要从事农业。
夹锡钱
夹锡钱的同义词反义词
jiā/jiá/gā/xiá xī qián1.宋徽宗时蔡京奏请铸造的一种铜锡合金的货币。因铜的成色低﹐百姓常常拒用。
官铸
官铸的同义词反义词
guān zhù1.官府铸造的。多指钱币。
宣德炉
宣德炉的同义词反义词
xuān dé lú1.明朝宣德年间铸造的铜质香炉。省称"宣炉"。由于铜经过精炼,又加进一些金银等贵重金属,色泽极为美观,成为明代一种著名的美术工艺品。炉,也写作"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