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
黄山的同义词反义词
huáng shān古称“黟山”。在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主峰光明顶(1841米),最高峰莲花峰(1873米)。有二湖、三瀑、二十四溪、七十二名峰,风景绝佳,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著名,并称“黄山四绝”。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之说。有天都峰、莲花峰、始信峰、百丈瀑、玉屏楼、半山寺、黄山温泉等名胜古迹。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并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一封书
一封书的同义词反义词
yī fēng shū1.一封信。 2.明代一种酷刑的名称。 3.南词曲牌名。一名《秋江送别》。
七子
三元
三元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yuán①指夏历正月初一。“元”有“始”义,此日为年、月、日之始,故称“三元”:三元宝历新。②旧以夏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合称“三元”:本朝太宗时,三元不禁夜,上元御乾元门,中元、下元御东华门。③指日、月、星:上睹三元如连珠。④科举时代称乡试第一名为解元,会试第一名为会元,殿试第一名为状元,合称“三元”。明代也称殿试的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为“三元”。
三关
三司
三司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sī各代所指不同。①东汉称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司。②唐代称御史大夫、中书、门下为三司。③唐代后期至宋代称盐铁、户部、度支为三司,统管国家财政,后废。④金代称劝农、盐铁、度支户部三科为三司,后废。⑤明代以各省的都指挥使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合称三司。⑥清末以各省的布政使司或民政使司、按察使司或提法使司、提学使司合称三司。
三娘子
三娘子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niáng zǐ1.明代蒙古右翼土默特万户首领俺答汗之妻。俺答汗死后,主持政务三十年,加强了与中原的政治经济联系,促进了蒙汉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三希堂法帖
三希堂法帖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xī táng fǎ tiè/tiě/tiē全称《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汇刻丛帖。三十二册。1747年,清高宗敕命梁诗正、蒋溥、汪由敦等主持选编内府所藏魏晋至明代一百三十余家法帖书迹三百四十余件,由宋璋等人摹刻而成,为丛帖中之巨制。三希堂为清高宗室名,以其征得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洵《伯远帖》三件稀世东晋墨迹,故名。
三直
三直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zhí1.三个直言敢谏的官员。指明代罗洪先﹑唐顺之﹑赵时春。 2.三个直言敢谏的官员。指清代苏廷魁﹑陈庆镛﹑朱琦。
三考吏
三考吏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kǎo lì1.具有三考资格的吏员。明代吏员三年一考绩,六年再考,九年考满,再经吏部考试,合格者可以授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