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房

分房的同义词反义词
fēn/fèn fáng1.唐皇族及大官的世系以房划分。用始祖的官名﹑爵名或封号称其房,长次之间并有大房﹑小房,第二房,第三房等分别。 2.清代科举考试,南闱和北闱的同考官都分为十八房,分住东西经房,负有分房阅卷之责,故称。 3.分配房屋。

分校

分校的同义词反义词
fēn/fèn xiào/jiào1.分别校勘。 2.科举时校阅试卷的各房官,也称分校。

刊文

刊文的同义词反义词
kān wén1.科举时代刊印的八股文章,如《三场闱墨》之类,总称为刊文。后指《会考升学指导》一类书籍。

别头试

别头试的同义词反义词
bié tóu shì1.唐宋科举制度中,因应试者与考官有亲故关系或其他原因,为避嫌疑而另设的考试。

制举

制举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ì jǔ1.制订选拔贤才的方法。 2.唐代科举取士制度之一。除地方贡举外,由皇帝亲自诏试于殿廷称为"制举科"。简称"制举"或"制科"。宋代因之,如南宋绍兴年间开博学鸿词科。清代如康熙十七年﹑乾隆元年的两次博学鸿词科及清末的经济特科等,亦皆属制举性质。 3.后皇帝殿试进士亦称"制举"。参阅清顾炎武《日知录.制科》。

制科人

制科人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ì kē rén1.旧时指科举出身的人。

制策

制策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ì cè1.皇帝有事书之于策(竹简)以问臣下,称为"制策"。汉武帝元光元年诏贤良,各"受策察问,咸以书对",董仲舒﹑公孙弘等都先后对策。见《汉书.武帝纪》。后为科举考试所采用,成为国家取士的科目之一。

副榜

副榜的同义词反义词
fù/pì bǎng/bàng1.科举时代会试或乡试取士,除正榜外另取若干名,列为副榜。始于元至正八年。明永乐中会试有副榜,给下第举人以作官的机会。嘉靖中有乡试副榜,名在副榜者准作贡生,称为副贡。清只限乡试有副榜,可入国子监肄业。

副贡

副贡的同义词反义词
fù/pì gòng1.清代科举取士,在乡试中备取的列入副榜,得入太学肄业,称为副贡。

功名

功名的同义词反义词
gōng míng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革除~。
3132333435 共68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