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巡道
分巡道的同义词反义词
fēn/fèn xún dào1.古代官名。唐代遣使分道出巡,称为分巡某某道。明代于按察司之下设立按察分司,其长官负责监督﹑巡察其所属州﹑府﹑县的政治和司法等方面的情况,谓之"分巡道",皆戴按察副使或佥事等衔。清初仍之,乾隆时裁衔存官,代表巡抚分巡其地。
前七子
前七子的同义词反义词
qián qī zǐ明代弘治、正德时期文学家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的并称。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文学见解并不完全一致,但大都反对宋以来的诗文,强调复古,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为区别于后起的李攀龙、王世贞等七子,故称“前七子”。
前元
前元的同义词反义词
qián yuán1.明代人称元代为前元。
前明
前明的同义词反义词
qián míng1.清代人对明代的称呼。
北宫词纪
北宫词纪的同义词反义词
běi gōng cí jì散曲选集。明代陈所闻编。六卷。与《南宫词纪》合称《南北宫词纪》。其中所收汤式、陈铎和编者自己所作的散曲,有部分为他书所未收。
北曹
北曹的同义词反义词
běi cáo1.指明代设在北京的吏﹑户﹑礼﹑兵﹑刑﹑工等中央行政机构。设在南京者则谓之南曹。
北监
北监的同义词反义词
běi jiàn1.指明代北京国子监。以与称南监的南京国子监相对。
十三省
十三省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í sān shěng/xǐng1.明代,全国除直属京师的南北两直隶外,共分十三省。后用以代指全国。
十三行
十三行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í sān xíng/háng1.法帖名。晋王献之所书《洛神赋》真迹,至南宋时仅存十三行,共二百五十字。故名。今传本有玉版十三行﹑柳跋十三行两种。参阅元虞集《道园学古录》卷十一。 2.鸦片战争前广州港口官府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商行之总称。行数并不固定。十三行对官府负有承保和交纳外洋税饷﹑规礼,传达政令及管理外洋商务人员等义务;也享有对外贸易特权。1842年《南京条约》订立后,十三行专营对外贸易......更多
十二监
十二监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í èr jiān/jiàn1.明代所设管理皇室内务的十二个衙门,各有掌印太监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