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体投地
五体投地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tǐ tóu dì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是佛教一种最恭敬的行礼仪式。比喻佩服到了极点。
五力
五力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lì1.佛教语。五种力。三十七道品中的一类概念。由于信等五根的增长所产生的五种能破除障碍,得到解脱的力量,即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和慧力。 2.佛教语。五种力。指定力﹑通力﹑借识力﹑大愿力和法威德力。此五种力"不可思议"﹑"不能遮止",故谓五力不可到。 3.佛教语。五种力。五种扰乱修行的魔力。即色﹑声﹑香﹑味﹑触五尘。
五家七宗
五家七宗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jiā/gū/jie qī zōng1.佛教禅宗宗派。五家,指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五宗。临济宗后又分为黄龙﹑杨歧两派,与上述五家并称"七宗"。
五恶趣
五恶趣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è/wù/ě/wū qù/cù1.佛教谓地狱﹑饿鬼﹑畜生﹑人﹑天五种轮回处所。相对于西方极乐世界而言,均为不良之趋所。
五戒
五戒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jiè1.五种戒令。 2.亦作"五诫"。佛教指在家信徒终身应遵守的五条戒律。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3.指寺院中未经剃度的杂役﹑行者等。
五教
五教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jiào/jiāo1.五常之教。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伦理道德的教育。 2.古代练兵的五项内容。 3.唐人对司徒的别称。 4.佛教语。华严宗判教为五,即小教﹑始教﹑终教﹑顿教﹑圆教。
五明
五明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míng1.见"五明扇"。 2.梵语Pan~cavidy?的意译。佛教所说的古印度五种学问。即: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因明﹑内明。见《菩萨地持经》卷三。
五欲
五欲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yù1.指耳﹑目﹑鼻﹑口﹑心的欲望。 2.佛教谓色﹑声﹑香﹑味﹑触五境生起的情欲。亦谓财欲﹑色欲﹑饮食欲﹑名欲﹑睡眠欲。 3.道教沿袭其说而稍有不同。谓声﹑色﹑香﹑味﹑爱憎之欲。
五浄德
五浄德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jìng dé1.佛教语。谓发心离俗﹑毁其形好﹑永割亲爱﹑委弃躯命﹑志求大乘。
五浊恶世
五浊恶世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zhuó è/wù/ě/wū shì1.佛教谓尘世中烦恼痛苦炽盛,充满五种浑浊不净,即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和命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