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艺
献艺的同义词反义词
xiàn yì1.呈献技艺;表演技艺。 2.称科举应试。
王少堂(1889-1968)
王少堂(1889-1968)的同义词反义词
wáng shào táng (1889-1968)扬州评话演员。江苏扬州人。七岁学艺,十二岁登台。后又师从康国华、刘春山。集各家之长,形成说表细腻、形神兼备的表演风格,有“王家水浒”之称。曾任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副主席。所说《武松》、《宋江》,已整理出版。
球杖踢弄
球杖踢弄的同义词反义词
qiú zhàng tī nòng/lòng1.宋代的一种技艺表演。
百尺竿
百尺竿的同义词反义词
bǎi chǐ gān1.古代表演杂技用的长竿。 2.高的旗竿。
皮条
皮条的同义词反义词
pí tiáo/tiāo杂技节目。形成于清代。最初为用三根长竿搭成三角架,架端垂几根皮带,演员手握皮带腾身做各种惊险动作。后在舞台上表演,皮带从相应装置上垂下。今“绸吊”、“吊环”等高空杂技,即由此发展而成。
相声
相声的同义词反义词
xiāng/xiàng shēng曲艺曲种。流行于全国各地,形成于清中叶以后。与民间说笑话和明清两代盛行的隔壁戏(一种口技)有一定渊源关系。表演说、学、逗、唱兼备。有单口(一人)、对口(二人)、群话(三人或三人以上)三种表演方式。现又有相声小品等新的发展。
看台
看台的同义词反义词
kàn/kān tái/tāi建筑在场地旁边或周围,供观众看表演的台(多指运动场上的观众席)。
碰球
碰球的同义词反义词
pèng qiú1.一种口头游戏。大家围坐,依次报数,报一者为"一球",报二者为"二球",余类推。首由"一球"开头以"一球"碰在座的任何一"球",被碰者立即接应将"球"碰出。在互碰中,如有人说错﹑忘记接应或接应过慢,就被罚表演节目。
秧歌
秧歌的同义词反义词
yāng ge1.一种与小歌剧相似的民间舞蹈,用锣鼓伴奏,有的地区也表演故事。中国北方农村广为流行。跳这种舞叫扭秧歌或闹秧歌。
程式动作
程式动作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éng shì dòng zuò1.戏剧术语。指经过艺术夸张﹑提炼加工而定型的规范化﹑格式化的表演动作。如中国传统戏曲中人物出场时整冠理髯﹐哀痛时扬袖﹐以及大将出征前"起霸"﹐策马奔驰时"趟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