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举

德举的同义词反义词
dé jǔ1.犹善行,美善的措施。谓以贤德为标准荐举人才。

房行

房行的同义词反义词
fáng xíng/háng1.房稿与行书的并称。行书为举人所作的八股文选本。

文调

文调的同义词反义词
wén tiáo/diào1.谓举人赴京应试。

明法

明法的同义词反义词
míng fǎ1.使法令严明。 2.明确的法令。 3.通晓法令。 4.明显的规律。 5.汉﹑唐﹑宋各代察举人才及科举取士的科目名称。汉建元初令郡察人材,设四科,其三曰明习法令,为明法的开始。唐宋科举都有明法科。主要考试关于法令的知识。

李玉(约1591-约1671)

李玉(约1591-约1671)的同义词反义词
lǐ yù (yuē/yāo 1591-yuē/yāo 1671)明末清初戏曲作家。字玄玉,号苏门啸侣,吴县(今属江苏)人。明末副榜举人。作有传奇约四十种,今存《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合称“一笠庵四种曲”,世称“一人永占”)以及《清忠谱》等十八种。还编订了《北词广正谱》。

杨乃武与小白菜

杨乃武与小白菜的同义词反义词
yáng nǎi wǔ yǔ/yù/yú xiǎo bái cài戏曲、曲艺传统剧目、曲目。据清末实事编写,有所虚构。写余杭举人杨乃武被诬与毕氏(外号小白菜)串通,谋杀毕氏之夫葛小大,被判死刑。杨姊淑英上京申冤,得刑部侍郎夏同善和醇亲王等帮助,终得昭雪。

武两榜

武两榜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liǎng bǎng/bàng1.科举时代,由武举人而中武进士的俗称。

武科

武科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kē1.科举时代专为考试选拔武官而设的科目。唐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设武举,为武科之始。以后历朝皆因之,但不定期举行,至明代中期始定武乡试﹑武会试之制。清代沿袭,考试科目为马箭﹑步箭﹑弓﹑刀﹑石,均名外场,又以默写武经为内场。其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及童生﹑生员﹑举人﹑进士﹑状元等名目均与文科同,但加武字以别之。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废止。参阅《文献通考.选举七》﹑《明史.选举志二》。

漕试

漕试的同义词反义词
cáo shì1.宋贡举考试方式之一。景佑年间,命各路转运司类试现任官员亲戚。此后形成制度,由转运司类聚本路现任官所牒送随侍子弟和五服内亲戚,以及寓居本路士人﹑有官文武举人﹑宗女夫等,举行考试,试法同州﹑府解试。漕试合格,即赴省试。宋赵升《朝野类要.举业》有"漕试"条。

省闱

省闱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ěng/xǐng wéi1.宫中;禁中。 2.指中央行政官署。 3.唐宋时试进士由尚书省礼部主持,故称。又称礼闱。元以后,称各行省主持的考试,中式者为举人。又称乡闱。
12345 共10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