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子星
中子星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nɡ zǐ xīnɡ中子及少量质子和电子组成的恒星。由普通恒星演化到最后阶段,经超新星爆发而成。典型中子星的质量为01~2个太阳质量,半径10千米左右,外层有厚约1千米的固体外壳,密度为10 11~10 14克/厘米 3;第二层是密度为10 14~10 15克/厘米 3的中子流体层;第三层是π介子凝聚层,中心的密度高达10 16克/厘米 3。
人中白
人中白的同义词反义词
rén zhōng bái1.中药名。又称人尿白﹑尿白碱。为人尿自然沉结的固体物。清热解毒,祛瘀止血。旧时多用尿具内的灰白色沉淀物。《唐本草》作"溺白垽"。
以太
以太的同义词反义词
yǐ tài一种并不存在的假想的介质。最早被用来解释物体之间的超距作用。17世纪后用来解释为传播光和电磁波的介质。既具有一般固体的特点,如有较大的弹性系数;又无质量,完全透明,绝对静止,不受任何阻力地渗入一切物质之中。这些奇特的性质令人费解。直到20世纪初迈克耳逊莫雷实验证明以太并不存在后,才成为一个历史概念。
凝聚力
凝聚力的同义词反义词
níng jù lì1.同种物质内部分子间的相互吸引力。只有在各分子十分接近时(小于10的负6次方厘米)才显示出来。分子间距离愈小,凝聚力越大。凝聚力能使物质聚集成液体或固体。 2.比喻使人或事物聚合到一起的力量。
化粪池
化粪池的同义词反义词
huà/huā fèn chí1. 处理污水的池子,用以存放从污水管连续流入的固体有机物,直到由于厌氧微生物的作用而分解为止。
吸附
吸附的同义词反义词
xī fù气体或溶质被吸着在固体或液体物质表面的现象。分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两种。前者以“分子间力”相互吸引,如活性炭对氯气的吸附;后者以类似“化学键”的力相互吸引,如镍粉(作催化剂)对氢气的吸附。
喷射
喷射的同义词反义词
pēn/pèn shè/yè/yì1.液体﹑气体或成颗粒的固体受到压力而喷出。 2.犹迸发。
坐药
坐药的同义词反义词
zuò yào1.中医指栓剂。塞入肛门﹑尿道或阴道内的外用药,原为固体,在体温下融化或软化。
大气圈
大气圈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 qì quān围绕地球的气体层。其全部或部分往往也称为“大气”或“大气层”。由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三部分组成。从地面到高空,根据大气中温度的垂直分布特征,分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外层等;根据其电离特性,分中性层、电离层和磁层;根据大气成分,分均匀层和非均匀层;根据大气中的化学反应,分光化层、上物理层和下物理层。
总悬浮颗粒物
总悬浮颗粒物的同义词反义词
zǒng xuán fú kē lì wù指悬浮在大气中不易沉降的所有的颗粒物,包括各种固体微粒、液体微粒等,直径通常在0.1—100微米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