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户

亭户的同义词反义词
tíng hù1.古代盐户之一种。唐干元元年(公元758年)第五琦定盐法,将制盐民户编为特殊户籍,免其杂役,专制官盐。因煮盐地方称亭场,故名。宋代京东﹑河北﹑两浙﹑淮南﹑福建﹑广南海盐产区中,专指向政府领取本金产制正盐(额盐)归公的盐户。亦称"灶户",和制浮盐(额外馀盐)卖给商户的"锅户"有别。元明两代仍称亭户。清代文献间或使用,一般通称"灶户"。

今译

今译的同义词反义词
jīn yì古代文献的现代语译文:古籍~。

保残守缺

保残守缺的同义词反义词
bǎo cán shǒu quē①指汉代今文经学派儒生墨守残缺不全的今文经典而拘执一家之言。后常用以比喻泥古守旧,不知改进。②指保藏残缺的古籍文献。

修撰

修撰的同义词反义词
xiū zhuàn1.撰写;编纂。 2.官名。唐代史馆有修撰,掌修国史,宋有集英殿﹑右文殿等修撰。至元时,翰林院始设修撰。明清因袭之,一般于殿试揭晓后,一甲第一名进士(状元)即授翰林院修撰。参阅《新唐书.百官志二》﹑《清文献通考.职官七》。

典文

典文的同义词反义词
diǎn wén1.掌理律令条文。 2.指经典。 3.指记载典章制度的文献。

十八路

十八路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í bā lù1.宋代行政区划。宋太宗至道三年分境内为十五路,到仁宗时,又增三路,共为十八路:京东﹑京西﹑河北﹑河东﹑陕西﹑淮南﹑江南东﹑江南西﹑荆湖南﹑荆湖北﹑两浙﹑福建﹑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广南东﹑广南西。到神宗元丰末,又分为二十三路。参阅《文献通考.舆地》﹑《宋史.艺文志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二。

十通

十通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í tōng/tòng1.《通典》等十部书的总称。其中《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称"三通";清乾隆时加入官修的《续通典》﹑《清通典》﹑《续通志》﹑《清通志》﹑《续文献通考》﹑《清文献通考》六部书,合称"九通";1935年,商务印书馆再加入刘锦藻《清续文献通考》,总称"十通"。

司法

司法的同义词反义词
sī fǎ1.官名。两汉有决曹﹑贼曹掾,主刑法。历代皆有。唐制在府曰法曹参军,在州曰司法参军。宋沿唐制,诸州置司法参军。元废。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七》。 2.星官名。 3.现指检察机关或法院依照法律对民事﹑刑事案件进行侦察﹑审判。

南五祖

南五祖的同义词反义词
nán/nā wǔ zǔ1.指道教全真道所尊的南方五位祖师,即北宋张用成(号紫阳)﹑石泰(号杏林)﹑南宋薛道光(号紫贤)﹑陈楠(号翠虚)和白玉蟾(号海琼子),与道教全真道的创立者北五祖相对而称。参阅明王圻《续文献通考》。

博籴

博籴的同义词反义词
bó dí1.宋代粮食政策之一。粮缺时,官府将仓库里的余粮低价卖出,用高价买进民间的丝﹑绵﹑绫﹑绢等,到秋收后再用银﹑丝﹑绢等物兑换粮食,以平定物价。参阅《宋史.食货志上三》﹑《文献通考.市籴考》。
12345 共16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