襕笏
襕笏的同义词反义词
lán hù1.穿襕袍,执手板。古代官吏朝会时的服饰。
镇殿将军
镇殿将军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èn diàn jiāng/jiàng jūn1.古时朝廷新年朝会时立于殿角的武装侍卫。选身躯高大者担任。
陛长
陛长的同义词反义词
bì zhǎng1.汉时武官名。属虎贲﹐墨绶铜印﹐朝会时立殿中宿卫。
三独坐
三独坐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dú zuò1.汉御史中丞﹑司隶校尉与尚书令,朝会时坐皆专席,故号"三独坐"。泛指高官显宦。亦省作"三独"。
中和韶乐
中和韶乐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nɡ hé sháo lè1.明清两代大乐,用于祭祀和大朝会﹑大宴飨。
元会
元会的同义词反义词
yuán huì/kuài1.皇帝于元旦朝会群臣称正会,也称元会。始于汉。魏晋以降因之。
充庭
充庭的同义词反义词
chōng tíng1.古代的一种朝仪。每大朝会,陈皇帝车辇仪仗于殿庭,谓之充庭。 2.布满庭院。 3.充满朝廷。
八分公
八分公的同义词反义词
bā fēn gōng1.清宗室封爵名号。清宗室封爵凡十二等。亲王﹑郡王﹑贝勒﹑贝子以上皆入八分﹐称"八分公"。镇国公﹑辅国公﹐有入八分者﹐有不入八分者,入八分者﹐与亲王﹑郡王﹑贝子﹑贝勒朝会礼遇同。参阅《清会典·事例二·宗人府》﹑《清史稿·职官志一》。
和声署
和声署的同义词反义词
hé/hè/huó/huò/hú shēng shǔ1.本为明代之教坊司,清雍正中改为和声署,管理朝会时音乐歌舞事项。
塘丁税
塘丁税的同义词反义词
táng dīng/zhēng shuì1.南朝会稽郡兴修水利的捐税。会稽郡本有民间自行摊派工料兴修水利的办法,齐武帝永明二年,太守王敬则将此项物力折钱收归官府,成为南齐杂税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