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qǔ)
昆曲(-qǔ)的同义词反义词
kūn qǔ①流行于江苏南部(南昆)及北京、河北(北昆)等地的地方戏曲剧种,用昆腔演唱。也叫昆剧。 ②昆腔。
昆腔
昆腔的同义词反义词
kūn qiāng戏曲声腔之一,元代在江苏昆山产生。明代至清中叶以前非常流行,对许多剧种的形成和发展都有影响。也叫昆曲、昆山腔。
春瘟
春瘟的同义词反义词
chūn wēn1.春季流行的瘟疫。
暖女会
暖女会的同义词反义词
nuǎn nǚ huì/kuài1.宋时始流行的婚姻风俗。婚后九日之内,女方娘家择日宴请亲家。
曲破
曲破的同义词反义词
qū/qǔ pò1.唐宋乐舞名。大曲的第三段称"破",单演唱此段称"曲破"。节奏紧促,有歌有舞。宋代甚为流行,宫廷大宴时常同其他节目轮番演出。宋元南戏中也有用曲破的,似仅有吹奏乐曲而无舞蹈。
木椁墓
木椁墓的同义词反义词
mù guǒ mù1.古代墓葬的构造形式之一。在土坑内用木材构成长方形或方形的椁室,将棺材放置其中。这种墓在商代已有,战国和西汉甚流行,汉以后则少见。
木版水印
木版水印的同义词反义词
mù bǎn shuǐ yìn1.我国传统的刻版印刷方法之一,因用水墨和颜料在木刻版上刷印,故称。主要用以复制书法绘画等艺术作品。唐宋流行单色刷印,至明末发展为彩色套印,有如饾饤,故明人称为饾版。分钩描﹑刻版﹑刷印三道工序。现代版画家也运用这种技法创作版画。也称木刻水印。
未来主义
未来主义的同义词反义词
wèi lái zhǔ yì1.现代文艺思潮之一。1909年意大利马利奈蒂倡始。1911年至1915年广泛流行于意大利。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传布于欧洲各国。以尼采﹑柏格森哲学为根据,认为未来的艺术应具有"现代感觉",并主张表现艺术家进行创作时的所谓"心境的并发性"。
杂扮
杂扮的同义词反义词
zá bàn1.宋代流行的一种小戏。以剧情简单﹐逗人喜笑着称。一般为杂剧之散段。
李可及
李可及的同义词反义词
lǐ kě/kè jí唐代艺人。唐懿宗时为宫廷伶官。擅演参军戏。通音律,能啭喉唱新声曲,音辞曲折,称为“拍弹”,流行民间。编有大型舞蹈节目《叹百年队舞》、《菩萨蛮队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