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番鼓
十番鼓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í fān/pān gǔ1.一种器乐合奏名。因演奏时轮番用鼓﹑笛﹑木鱼等十种乐器,故名。起于明万历时,今仍流行于苏﹑浙﹑闽等地。初以打击乐器为主,后亦杂以多种管弦乐器,其种类因时因地而异,所用乐器亦有不限于十种者。
半月谈
半月谈的同义词反义词
bàn yuè tán半月刊。1980年5月创刊于北京。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社主办。以讲解时事政策为主。
卑赞廷式
卑赞廷式的同义词反义词
bēi zàn tíng shì1. 卑赞廷也译作拜占廷就是东罗马帝国(395—1453)。拜占廷式建筑是罗马帝国晚期和近东埃及叙利亚等地的建筑艺术的结合,特点是中央有大圆顶,内部有金碧辉煌的装饰,多用于教堂建筑。如:圣马克堂是方场的主人,建筑在十一世纪,原是卑赞廷式,以直线为主。——朱自清《欧游杂记·威尼斯》。
南戏
南戏的同义词反义词
nán xì也称“戏文”。宋元时流行在中国南方的戏曲艺术。因最初形成于温州(今属浙江),故也称“温州杂剧”、“永嘉杂剧”。萌芽于民间歌谣、小曲,曾受诸宫调和宋杂剧等影响。北宋末、南宋初已形成,是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之一。音乐上以南曲为主。剧本今知约二百种,全本留传的仅《张协状元》、《小孙屠》、《荆钗记》、《琵琶记》等十多种,另有数十种存有残曲。
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的同义词反义词
nán/nā sī lā/lá fū/fú①旧国名。在欧洲东南部。由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黑山六个共和国组成的联邦共和国。1991年联邦解体,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四国先后宣告独立。1992年,塞尔维亚、黑山两国宣布联合成立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②东南欧国家,在巴尔干半岛上。临亚得里亚海。面积10.22万平方千米。人口1048.2万......更多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的同义词反义词
nán/nā wú ā/ē mí/mǐ tuó fó/fú/bì/bó1.佛教净土宗的"六字洪名",意为"归命无量光觉"或"归命无量寿佛"。净土宗以持名念佛为主要修行方法,谓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命终往生西方净土。
南曲
南曲的同义词反义词
nán/nā qū/qǔ宋元时期流行在南方的戏曲、散曲所用的音乐。与北曲相对。渊源于唐宋大曲、宋词、诸宫调、唱赚和南方民歌、小调。盛行于元明。音乐上用五声音阶,以箫笛伴奏为主。节奏较舒缓,声调绵联婉转。采用多种曲牌相连贯的联曲体音乐结构。宋元南戏和明清传奇都主要用南曲。
南诏
南诏的同义词反义词
nán/nā zhào古国名。唐代以乌蛮为主体,包括白蛮等族在今云南建立的奴隶制国家。原为六诏之一,因地处五诏之南得名。公元738年,皮逻阁得到唐朝支持统一六诏。全盛时辖滇、川南、黔西。多民族杂居。通用汉文,采用官制,流行佛教。902年覆灭。
南非高原
南非高原的同义词反义词
nán/nā fēi gāo yuán在非洲南部。大部分海拔1000~2000米。中部是卡拉哈里沙漠,地势最低。东、南、西三面形成绵延数千千米的弧形大断崖。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有色金属及金刚石等矿藏极为丰富。
卧龙自然保护区
卧龙自然保护区的同义词反义词
wò lóng zì rán bǎo hù qū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成员。在四川省汶川县西南。中国大熊猫最集中地区。以大熊猫等珍稀动物及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