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
羌族的同义词反义词
qiāng zú分布于四川的少数民族。约19.8万人(1990年)。用羌语。无文字,长期通用汉文。崇奉屋顶白石为天神。喜吹羌笛,自娱自乐。流行“跳盔甲”传统祭礼舞。传统节日有羌年等。主要从事农业,兼事畜牧,擅长掘井和石砌建筑技术。
聚头扇
聚头扇的同义词反义词
jù tóu/tou shàn/shān1.即折扇。宋时由高丽传入。其初不为人所重﹐至明代以后始广为流行。
腮腺炎
腮腺炎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i xiàn yán1.单侧或双侧腮腺或其它唾液腺(如在流行性腮腺炎中)的肿胀和炎症。
腰鼓舞
腰鼓舞的同义词反义词
yāo gǔ wǔ1.又称打腰鼓。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原流行于陕北一带。舞者在腰间挂一椭圆形小鼓﹐双手各执鼓槌﹐交替击之﹐边敲边舞。新中国成立后﹐腰鼓舞成为群众节日里经常表演的民间舞蹈。
自由诗
自由诗的同义词反义词
zì yóu shī1.诗体的一种。其体结构自由﹐段数﹑行数﹑字数没有一定规格;语言有自然节奏而不用韵。在西方以美国诗人惠特曼为创始人。我国"五四"以来的新诗也流行这种诗体。
节拍器
节拍器的同义词反义词
jié pāi qì确定乐曲节拍速度的仪器。以德国技师梅尔策尔于1816年改进的最为流行。高约25厘米的金字塔形木匣,内设钟摆机件。面板上有刻度表,标明每分钟摆动次数(40~208次)。今有采用半导体、集成电路的石英节拍器,台钟式、闪光式节拍器等。
花灯戏
花灯戏的同义词反义词
huā dēng xì/hū流行于云南、四川等地的地方戏,由民间玩耍花灯的歌舞发展而成,跟花鼓戏相近。
花鼓戏
花鼓戏的同义词反义词
huā gǔ xì/hū流行于湖北、湖南、安徽等省的地方戏曲剧种,由民间歌舞花鼓发展而成。
苏剧
苏剧的同义词反义词
sū/sù jù1.江苏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苏州一带。由曲艺"苏州滩簧"发展而成,常用曲调有费家调﹑弦索调﹑太平调等,用胡琴﹑笛﹑琵琶(或弦子)﹑笙等伴奏。
荆刘拜杀
荆刘拜杀的同义词反义词
jīng liú bài shā元明间流行的《荆钗记》、《刘知远》(即《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四个南戏剧目的合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