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调(qǔ-)

曲调(qǔ-)的同义词反义词
qǔ diào1.即“旋律”。歌曲或戏曲的调子。2.指歌曲。

曲韵

曲韵的同义词反义词
qū/qǔ yùn1.戏曲﹑曲艺在唱曲和念白时使用的字音标准。我国各地剧种﹑曲种在读音﹑咬字﹑归韵﹑四声调值等方面都有一定规律,大致均以当地语音为标准,但在表演一些反映古代生活题材的剧目﹑曲目时,则酌用中州韵。

曼绰

曼绰的同义词反义词
màn chuò/chāo1.古代戏曲声腔之一。俗称高腔。

有板有眼

有板有眼的同义词反义词
yǒu bǎn yǒu yǎn板: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用来打拍子的乐器;眼:戏曲中的拍子。指唱腔合乎节拍。亦指言语行事有节奏、有条理。

木大

木大的同义词反义词
mù dà/dài/tài1.宋代戏曲脚色名。

末脚

末脚的同义词反义词
mò jiǎo/jué1.传统戏曲中的角色名。一般扮演中年以上的男子。

本戏

本戏的同义词反义词
běn xì成本演出的戏曲,内容包括一个完整的故事,有时不一定一次演完(区别于‘折子戏’):连台~。

朱素臣

朱素臣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ū sù chén清初戏曲作家。名鹤,号生庵,江苏吴县人。作有传奇十九种,今存《聚宝盆》、《十五贯》、《未央天》等九种。曾协助李玉编纂《北词广正谱》,与李书云合编《音韵须知》。

李十郎

李十郎的同义词反义词
lǐ shí láng/làng1.清戏曲家李渔的别称。

李渔(1610-1680)

李渔(1610-1680)的同义词反义词
lǐ yú (1610-1680)清初戏曲家。字笠鸿、笠翁、谪凡,浙江兰溪人。曾为幕宾。后迁居南京,以家姬组成戏班,在达官贵人间演出。著有《闲情偶寄》,论述戏曲、饮食、园艺等。传奇有《奈何天》、《比目鱼》、《风筝误》等十种,合称《笠翁十种曲》。另有短篇小说集《十二楼》、《无声戏》等。
4647484950 共69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