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兴律

擅兴律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àn xīng/xìng lǜ1.我国古代关于处分未奉诏旨擅自发兵以及其他有关罪行的刑法条例。

教唆犯

教唆犯的同义词反义词
jiào/jiāo suō fàn故意用自己的言词、行为等指使他人犯罪的人。其特征是在他人没有犯意或虽有犯意而未下决心时激起其犯意或促使其下决心,并预见到自己的教唆行为将引发犯罪结果。我国刑法规定,对于教唆犯,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断覆

断覆的同义词反义词
duàn fù1.对刑事案件的断罪及复核。语本《宋史.刑法志一》:"建隆三年﹐令诸州奏大辟案﹐须刑部详覆。寻如旧制﹐大理寺详断﹐而后覆于刑部。"

无责任能力

无责任能力的同义词反义词
wú zé/zhài rèn/rén néng/nài lì由于法律规定的条件,特定的人没有责任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对自己造成的危害社会的结果不负刑事责任。我国刑法规定,不满十四岁的人或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时无责任能力。

明刑弼教

明刑弼教的同义词反义词
míng xíng bì jiào弼:辅助。用刑法晓喻人民,使人们都知法、畏法而守法,以达到教化所不能收到的效果。

晋鼎

晋鼎的同义词反义词
jìn dǐng1.鲁昭公二十九年,晋国大夫赵鞅和荀寅把前执政范宣子所制的刑法刻铸在鼎上,公之于众。后遂以"晋鼎"指代国法。

杖限

杖限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àng xiàn1.谓刑法规定的杖击数目。 2.即杖限文书。

殷理

殷理的同义词反义词
yīn/yān/yǐn lǐ1.谓刑法。《荀子.正名》有"刑名从商"之说﹐故称。

法头例首

法头例首的同义词反义词
fǎ tóu/tou lì shǒu1.指首先受到刑法条例惩处的人。

率更令

率更令的同义词反义词
shuài/lǜ gēng/gèng líng/lǐng/lìng1.古官名。秦置,汉因之。为太子属官,掌漏刻。晋主宫殿门户及赏罚之事,职如光禄勋﹑卫尉。隋掌伎乐漏刻。唐称率更寺令,加掌皇族次序及刑法事。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四》。
12345 共16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