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阳(1473-1530)

李梦阳(1473-1530)的同义词反义词
lǐ mèng yáng (1473-1530)明代文学家。字天赐、献吉,号空同子,庆阳(今属甘肃)人。弘治年间进士。在户部郎中任上,因弹劾宦官刘瑾,下狱免职。刘瑾死后复出,官至江西提学副使。“前七子”之一。提倡复古,反对台阁体诗风的空泛无味,在当时起了积极作用。有《空同集》。

李贽(1527-1602)

李贽(1527-1602)的同义词反义词
lǐ zhì (1527-1602)明代思想家、文学家。原名载贽,号卓吾、宏甫、温陵居士,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回族。中举人,官至云南姚安知府。后移居各地,著书立说,被当朝者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逮捕,自刎于狱中。哲学上属王阳明心学一派,师事泰州学派大师王襞,公然以异端自居,批判儒家道德和封建传统,肯定人的正常欲望的合理性。文学上反对复古摹拟,主张创作要崇尚自然,并提倡戏曲、小说。其主张......更多

林纾(1852-1924)

林纾(1852-1924)的同义词反义词
lín shū (1852-1924)文学家、翻译家。原名群玉,字琴南,号畏庐、冷红生,福建闽县(今闽侯)人。光绪年间举人。曾在京师大学堂任教。早年参加戊戌变法,后思想转向保守,晚年反对新文化运动。曾依靠他人口述,用古文译出《巴黎茶花女遗事》等外国小说一百八十余种。有《畏庐文集》等。

武松

武松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sōng小说《水浒传》中人物。排行第二,人称武二郎。勇猛刚烈,曾于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后手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杀死张都监。为逃避缉捕,改行者打扮,绰号行者。后投奔梁山农民起义军,反对接受朝廷招安。是人民群众喜爱的英雄形象。

第三种人

第三种人的同义词反义词
dì sān zhǒng/zhòng rén1.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胡秋原﹑苏汶等人﹐自称是居于国民党反动文人和左翼革命文学阵营之间的所谓"第三种人"。他们的核心思想是"文艺自由"论﹐并用以反对左翼文学所提倡的文艺为革命政治服务的主张。

经济主义

经济主义的同义词反义词
jīng jì/jǐ zhǔ yì以追求眼前经济利益为特征的机会主义思潮。产生于19世纪末。认为无产阶级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经济斗争,反对进行推翻资产阶级制度的斗争,否认建立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必要性。

苏轼(1037~1101)

苏轼(1037~1101)的同义词反义词
sū/sù shì(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子。嘉佑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时追谥文忠。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更多

范缜(约450-约510)

范缜(约450-约510)的同义词反义词
fàn zhěn (yuē/yāo 450-yuē/yāo 510)南朝齐梁时哲学家,无神论者。字子真,南乡舞阴(今河南泌阳)人。综合和发展了魏晋以来的无神论和神灭论思想,反对因果报应的观点,认为形体和精神如刀刃和刀刃的锋利关系,肯定精神本身并非物质实体,而是人的形体的一种作用。著作有《神灭论》等。

西山会议派

西山会议派的同义词反义词
xī shān huì/kuài yì pài1925年11月23日,谢持、邹鲁、林森、居正等国民党右派十余人,在北京西山碧云寺召开所谓“国民党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反苏、反共、反对国共合作等决议案。参加会议者后来被称为“西山会议派”。1926年1月,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弹劾西山会议决议案》,开除谢持、邹鲁等人党籍。

西班牙内战

西班牙内战的同义词反义词
xī bān yá nèi/nà zhàn1936-1939年西班牙人民反对国内反革命叛乱和外国武装干涉的民族民主革命战争。1936年2月,西班牙举行大选,人民阵线获胜,成立联合政府。7月,反动军官佛朗哥发动武装叛乱,并得到法西斯德国和意大利的支持。国际进步力量支持西班牙政府,组成国际纵队,与西班牙人民并肩作战,而英、法等国实行“不干涉政策”,对西班牙政府进行封锁。1939年3月,叛军攻占马德里,共和国政府被推翻,佛朗哥开始独裁统治。
12345 共35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