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楼
沈楼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ěn/chén lóu1.楼名。原名玄畅楼,又名八咏楼。后避清康熙玄烨讳又改为元畅楼。在浙江省金华市南隅,婺江北岸。南朝齐隆昌元年沈约为东阳太守时所建。崔融﹑崔颢﹑严维﹑李清照等都曾登楼揽胜,赋留名篇。宋元以来迭经毁建,现存建筑系清代重建。
焉耆明屋
焉耆明屋的同义词反义词
yān qí/shì míng wū1.古代寺院遗址。位于新疆库尔勒与焉耆之间,地名七格星。"明屋"是维吾尔语"千佛"之意。遗址规模很大,分南北两个大寺,在北大寺西北还有十个石窟。寺院创建于两晋,现存遗址是唐至元代的建筑物。出土的壁画﹑塑像残块和建筑装饰等,都是研究当时佛教美术的重要资料。
燕歌行
燕歌行的同义词反义词
yàn/yān gē xíng/háng1.乐府《平调曲》名。现存最早的是三国魏曹丕所作的二首,写的是行役之事。
白朴(1226-1306以后)
白朴(1226-1306以后)的同义词反义词
bái pǔ (1226-1306yǐ hòu )元代杂剧作家。字仁甫、太素,号兰谷先生,懊州(今山西河曲)人。金末战乱,与家人失散,由元好问收养。1280年徙居建康(今江苏南京)。是元曲四大家之一。剧作今知有十六种,现存《墙头马上》、《梧桐雨》两种。有词集《天籁集》。
白氏长庆集
白氏长庆集的同义词反义词
bái shì cháng qìng jí别集名。唐代白居易著。因编集于穆宗长庆年间,故名。原为七十五卷,现存七十一卷。宋、明均有刻本。1979年中华书局出版顾学颉《白居易集》点校本。
皇史宬
皇史宬的同义词反义词
huáng shǐ宬明清两代皇室档案库。1534年建于北京,在紫禁城东南(今南池子大街)。明清两代记载皇帝言行的实录、宝训、玉牒等史籍保存于此。是中国现存最完好的古代档案库。
石经
石鼓
石鼓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í/dàn gǔ1.东周初秦国刻石。形略像鼓,共有十个,上刻籀文四言诗,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 2.鼓形大石。
艺文类聚
艺文类聚的同义词反义词
yì wén lèi jù类书名。唐初欧阳询等奉唐高祖命编纂。一百卷。征引古籍一千四百三十一种,分岁时、政治、产业等四十六部,七百二十七个子目。先引事实,后列诗文。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官修类书。所征引的唐代以前的古籍大多散佚,赖此书保存了不少宝贵资料。有1959年中华书局影印本和198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校本。
莫高窟
莫高窟的同义词反义词
mò gāo kū俗称“千佛洞”。在甘肃省敦煌市区东南25千米鸣沙山东麓。始建于公元366年,北魏、北周、隋、唐以至元代均有所修建。现存洞窟四百九十二个,壁画总面积4.5万平方米,彩塑二千四百身。还有绢画、刺绣等珍贵文物,数以万计。与大同云冈石窟和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