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气
旦气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n qì1.清晨的空气。 2.语本《孟子.告子上》:"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朱熹集注:"平旦之气,谓未与物接之时,清明之气也。"后因以"旦气"泛指朝气。
朱熹(1130~1200)
朱熹(1130~1200)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ū xī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在哲学上发展了二程(颢、颐)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世称程朱学派。认为理气相依而不能相离,但“理在先,气在后”。主张启发式教育方法,反对死记硬背。对经学、史学、文学以及自然科学也有研究与贡献。著作有《四书集注》、《朱子语类》、《朱文公文集》等。
樊川文集
樊川文集的同义词反义词
fán chuān wén jí别集名。唐代杜牧著。杜牧有别墅在樊川,故名。二十卷,为其甥裴延翰所编。后宋人增补《外集》、《别集》各一卷。有明刻本。清代冯集梧《樊川诗集注》,注释较详。
武城鸡
武城鸡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chéng jī1.《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朱熹集注:"因言其治小邑,何必用此大道也。"后以"武城鸡"喻微小之物。
淑离
淑离的同义词反义词
shū lí1.美丽。《楚辞.九章.橘颂》:"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蒋骥注:"淑﹐美;离﹐丽也。兼上花叶枝果之美。"一说独善。见王逸注﹑朱熹集注。
盻盻
盻盻的同义词反义词
xì/pǎn xì/pǎn1.勤苦不休息貌。《孟子.滕文公上》:"为民父母,使民盻盻然,将终岁勤动,不得以养其父母。"赵岐注:"盻盻,勤苦不休息之貌。"一说,恨视貌。参阅宋朱熹集注。 2.恨视貌;怒视貌。
瞻视
瞻视的同义词反义词
zhān shì1.观瞻。指外观。《论语.尧曰》:"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一说下视。见朱熹《论语集注》。 2.观看;顾盼。
矞矞
矞矞的同义词反义词
yù/xù/jué yù/xù/jué1.明盛貌。汉扬雄《太玄.交》﹕"阳交于阴﹐阴交于阳﹐物登明堂﹐矞矞皇皇。"司马光集注引王涯曰﹕"矞矞皇皇﹐明盛之貌。"一说万物当春生长貌。范望注﹕"矞矞﹐物长春风之声貌也。"
磨而不磷,湼而不缁
磨而不磷,湼而不缁的同义词反义词
mó/mò ér bù lín,niè ér bù zī1.谓极坚之物,磨也磨不薄;极白之物,染也染不黑。比喻不受环境影响,经得起考验。语出《论语.阳货》:"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湼而不缁。"朱熹集注:"磷,薄也。湼,染皁物。言人之不善,不能浼己。"
离蠥
离蠥的同义词反义词
lí niè1.遭遇忧患。《楚辞·天问》﹕"启代益作后﹐卒然离蠥﹐何启惟忧﹐而能拘是达?"朱熹集注﹕"蠥﹐一作孽﹐一作孽﹐并鱼列反。离﹐遭也。蠥﹐忧也。"一说为去除祸害。见清蒋骥《山带阁注楚辞》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