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的同义词反义词
mín zú zhǔ yì①把本民族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并将这种利益置于其他民族利益之上。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处理民族关系、民族问题的原则、纲领和政策。是资产阶级民族观的核心。它以民族矛盾掩盖阶级矛盾,搞民族压迫和民族分裂,是一种民族利己主义。②孙中山提出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三民主义”的内容之一。原义是主张“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后在十月革命的影响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提出对外反对帝国主义......更多
民族同化
民族同化的同义词反义词
mín zú tóng/tòng huà/huā一个民族失去原有的民族特性,变成另一个民族。在历史上,有自然同化和强迫同化两类。前者是比较落后的民族受先进民族影响,自然演变为另一民族;后者则是统治民族对被统治民族采取强制措施,迫使他们改变民族特点。
气候资源
气候资源的同义词反义词
qì hòu zī yuán由光照、热量、水分、风能等要素组成。与人类关系密切。农业生产受气候制约程度很大,人口分布、城市建设、工业布局等也受到气候影响。气候资源还是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发生发展和空间分布的制约因素。
气团
气团的同义词反义词
qì tuán在空间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较为一致的大范围空气团块。其范围常达几百千米到几千千米,厚度可达几千米到十几千米。是空气长期受较为单一的地理环境影响而形成的。当气团移入另一环境时,受新环境下垫面的影响,就逐渐改变原有的物理特性,称为“变性气团”。
永嘉学派
永嘉学派的同义词反义词
yǒng jiā xué pài1.以南宋永嘉(今属浙江省)人薛季宣﹑陈傅良﹑叶适为代表的理学学派。主张"功利"之学,反对朱熹﹑陆九渊"专以心性为宗主"的理学,强调道不能离物,道义不能离开功利。此派在当时影响甚大,与朱﹑陆二派形成鼎足。与永康学派共有"浙东学派"之称。
求大同,存小异
求大同,存小异的同义词反义词
qiú dà tóng,cún xiǎo yì一致寻求共同之处,保留不同意见。指不因个别分歧而影响主要方面的求得一致。
汉剧
汉剧的同义词反义词
hàn jù湖北地方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流行于湖北全省和河南、陕西、湖南的部分地区,历史较久,对京剧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旧称汉调。
汉注
汉注的同义词反义词
hàn zhù1.汉代学者对以儒家经典为主的古籍所作的注解。汉注对古代注释﹑训诂等有重大的影响。
沙眼
沙眼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ā/shà yǎn由沙眼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炎。初起有流泪、发痒和异物感等症状,继而睑结膜充血、表面粗糙,似沙粒状,严重者眼睑内翻倒睫,影响视力。
沟口健二(1889-1956)
沟口健二(1889-1956)的同义词反义词
gōu kǒu jiàn èr (1889-1956)日本电影导演。1920年从影。一生执导《雾码头》、《浪花悲歌》、《残菊物语》等影片近八十部。其中《西鹤一代女》和《雨月物语》,分别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和银狮奖。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在日本电影史上产生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