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的同义词反义词
xiē xíng wén zì古代两河流域的文字。因当地的书写工具是以泥版当“纸”,以削成三角尖头的芦苇秆或小木棒当“笔”,书写出的文字笔画形状像木楔,所以称“楔形文字”。最初是象形文字,后演变为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这种文字使用了数千年,留下了不少泥版文书。公元前后逐渐被字母文字所取代。
正本
正本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èng běn1.端正其本源﹑根本。 2.谓书籍的正本。别于副本而言。 3.作为正式依据的文书或文件。 4.犹言偿本,够本。本,谓本钱。 5.谓正题。
汉档房
汉档房的同义词反义词
hàn dàng fáng1.清代缮写满﹑汉文文书之官署。
注画
注画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ù huà1.在注官文书上画押。谓授予官职。
渊府
渊府的同义词反义词
yuān fǔ1.指财物或文书等集聚的地方。
爰书
爰书的同义词反义词
yuán shū1.古代记录囚犯供辞的文书。《史记.酷吏列传》:"﹝张汤﹞劾鼠掠治,传爰书,讯鞫论报。"裴骃集解引苏林曰:"爰,易也。以此书易其辞处。"司马贞索隐引韦昭曰:"爰,换也。古者重刑,嫌有爱恶,故移换狱书,使他官考实之,故曰'传爰书'也。"后用以指判决书。
版檄
版檄的同义词反义词
bǎn xí1.任命官员的文书。
牒呈
牒呈的同义词反义词
dié chéng1.下呈上的文书。 2.清制,凡官文书,上行下行平行,各别其制:"府佐贰行知府,州县佐贰行州县,各用牒呈;直隶州知州行知府,用牒呈;两司首领行知府,用牒呈;府厅于提督用牒呈;司道于司道用牒呈;州县于副将用牒呈。"参阅《清会典.礼部.仪制清吏司四》。
理书
理书的同义词反义词
lǐ shū1.处理文书。 2.温书。
理文
理文的同义词反义词
lǐ wén1.处理政事文书。 2.犹纹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