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人
苏丹人的同义词反义词
sū/sù dān rén①也称“苏丹阿拉伯人”。非洲东北苏丹地区最大的民族。主要分布在苏丹和乍得。约1186万人(1985年)。讲阿拉伯语。多信伊斯兰教。主要从事农业,部分从事畜牧业。②西非和中非各民族的总称。约1.8亿人(1984年),在语言上分属三大语系,即尼日尔科尔多凡语系、尼罗撒哈拉语系和闪含语系。多数信仰万物有灵。男女行割礼。主要从事锄耕农业,部分从事渔业和狩猎业。
辽东半岛
辽东半岛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áo dōng bàn dǎo中国三大半岛之一。在辽宁省南部。介于渤海和黄海之间,以鸭绿江口至营口以南的大清河口一线为北界。千山山脉斜贯,构成半岛脊梁。海岸曲折,多岛屿。南端有大连港。
金川镍矿
金川镍矿的同义词反义词
jīn chuān niè kuàng在甘肃金昌市。中国三大多金属共生矿之一。以镍矿为主,硫化镍储量居世界第二位。伴生有铜、铂、钴等十八种有色和稀有金属。镍、钴产量全国第一,并为中国铂金属主要产地。
三个世界
三个世界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gè shì jiè毛泽东划分世界政治格局的理论。1974年2月,毛泽东针对当时世界各种基本矛盾的发展变化,提出可根据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地位的不同,划分出三大势力,即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是第一世界;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广大被压迫民族和国家以及经济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是第三世界;处在第一和第三世界之间的经济发达国家是第二世界。中国是属于第三世界的社会主义国家。
三会
三会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huì/kuài1.指弥勒佛的三次说法大会。佛教称兜率天弥勒降生翅头末城,学道成佛,在华林园龙华树下开三次法会。初会说法,九十六亿人得阿罗汉;第二大会说法,九十四亿人得阿罗汉;第三大会说法,九十二亿人得阿罗汉。见《弥勒下生经》。
三案
三案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àn1.指明宫庭中发生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的梃击案﹑光宗泰昌元年的红丸案和熹宗天启初的移宫案。当时奸党首领魏忠贤借此为名,编《三朝要典》一书,以诬陷东林党人,成为明代历史上著名的三大案。
三病
三病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bìng1.佛教语。指学道的三大障碍。指贪﹑瞋﹑痴。 2.佛教语。指学道的三大障碍。指谤大乘﹑五逆罪和一阐提。 3.谓国画用笔中的三失:版﹑刻﹑结。
三祇
三祇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zhǐ/qí1."三大阿僧祇"的略语。佛教指菩萨修行成佛所经历的三个漫长阶段。阿僧祇,梵文的音译,意为旷大劫,无数长时。
三逆
三逆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nì1.指逆天﹑逆地﹑逆人三大罪。 2.佛教语。指恶比丘提婆所犯五逆中的三大罪,即破和合僧(破坏寺庙僧众秩序)﹑伤佛﹑杀比丘尼。 3.指吴三桂﹑耿精忠﹑尚之信。清初,三人曾相继起兵反叛。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nɡ ɡuó ɡuó mín dǎnɡ dì yī cì quán ɡuó dài biǎo dà huì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在广州举行。会议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召开。孙中山主持大会。出席代表一百六十五人,其中有共产党员李大钊、谭平山、林伯渠、张国焘、瞿秋白、毛泽东等。大会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主张,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同意共......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