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若曦(1938- )

陈若曦(1938- )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én ruò xī (1938- )加拿大籍华裔作家。台湾台北人。女。台湾大学毕业后留学美国,专攻英美文学,1966年回北京,在华东水利学院任教。1974年移居加拿大。1979年到美国,任《远东时报》主编、大学研究中心特别研究员。著有短篇小说集《尹县长》、《城里城外》,长篇小说《归》、《突围》,杂文集《文革杂忆》、《无聊才读书》等。

韦君宜(1917- )

韦君宜(1917- )的同义词反义词
wéi jūn yí (1917- )作家。北京人。女。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到延安,任《中国青年》杂志编辑。建国后曾任《中国青年》总编辑,《人民文学》副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社长。著有短篇小说集《女人集》、中篇小说《洗礼》、散文集《似水流年》等。

严文井(1915- )

严文井(1915- )的同义词反义词
yán wén jǐng (1915- )作家。湖北武昌(今武汉)人。1938年入延安抗大学习。后在鲁艺任教。曾任《东北日报》副总编辑、《人民文学》主编、作家出版社社长、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等。著有长篇小说《一个人的烦恼》,童话《丁丁的一次奇怪的旅行》、《蚯蚓和蜜蜂的故事》,童话集《小溪流的歌》等。

中国工人

中国工人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nɡ ɡuó ɡōnɡ rén周刊。1924年10月创刊于上海。罗章龙主编。1925年5月成为中国总工会机关报,同月停刊。1928年12月在上海秘密复刊,1931年停刊。

京报

京报的同义词反义词
jīng bào①古代对邸报的一种称谓。②1918年10月由邵飘萍在北京创办。因支持群众爱国运动,两次被查封,邵也被军阀政府以“宣传赤化”罪杀害。1928年6月在邵妻汤修慧主持下恢复出版,1937年7月终刊。该报副刊《莽原》(鲁迅主编)等很有影响。

冯骥才(1942- )

冯骥才(1942- )的同义词反义词
féng jì cái (1942- )作家。浙江慈溪人。曾在天津工艺美术工人大学任教。后任《文学自由谈》主编、中国作协天津分会副主席、民进中央副主席。著有中篇小说《啊!》、《神鞭》,长篇小说《神灯》、《三寸金莲》,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散文集《雾里看伦敦》等。

向警予(1895-1928)

向警予(1895-1928)的同义词反义词
xiàng jǐng yú(1895-1928)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妇女运动领导人。原名俊贤,湖南溆浦人。土家族。1919年参加新民学会。同年底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回国,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中央妇女部部长、中央妇女运动委员会主任,主编《妇女周报》。1928年在汉口被捕遇害。

天津学生会联合报

天津学生会联合报的同义词反义词
tiān jīn xué shēng huì/kuài lián hé/gě bào1919年7月创刊于天津。周恩来主编。初为日报,后为三日刊。因宣传爱国反帝思想,曾遭北洋军阀查禁。1920年初停刊。

定稿

定稿的同义词反义词
dìng gǎo①修改并确定稿子:全书由主编~。②修改后确定下来的稿子:年内可把~交出版社。

徐铸成(1907-1991)

徐铸成(1907-1991)的同义词反义词
xú zhù chéng (1907-1991)新闻工作者。江苏宜兴人。北京师范大学毕业。曾任《大公报》香港版编辑主任,桂林版、上海版总编辑,重庆《大公晚报》主编,上海《文汇报》和《文汇报》香港版总主笔等。建国后,曾任上海《文汇报》总编辑。著有《报海旧闻》、《新闻丛谈》等。
678910 共10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