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宜会战

枣宜会战的同义词反义词
zǎo yí huì zhàn1940年5月,日军向枣阳、襄阳、宜昌地区进攻,中国第五战区调集主力部队对敌军实施反包围。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率部渡襄河出击,在南瓜店遭敌万余人夹击,壮烈殉国。随后,日军强渡襄河,攻占襄阳、宜昌。6月16日,中国军队全面反攻,收复宜昌,此后双方形成对峙。

桂河桥

桂河桥的同义词反义词
guì hé qiáo英国故事片。哥伦比亚影片公司1957年摄制。皮·布尔等编剧,大卫·里恩导演,亚·吉尼斯主演。1943年,攻入泰国的日军诱迫被俘的英军上校尼科尔森指挥美英战俘,建成一座进攻缅甸的桂河大桥。英国情报部门派遣从战俘营逃出的美国军官潜回炸桥。大桥通车前夕,放置在河道中的导火线被尼科尔森发现,危急关头,尼科尔森认出美国军官,终于觉醒,在搜捕的日军到达时,引爆炸药,与大桥同归于尽。

武官

武官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guān使馆中负责与驻在国联系、交涉有关军事事务的外交官。通常由一国军事部门派遣军事人员担任。主要职责是与驻在国军事部门保持联系,代表本国军事部门,观礼或观察驻在国的军事检阅和演习。分为陆军武官、海军武官和空军武官。职位排在参赞之后,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同义词反义词
dì yī cì shì jiè dà/dài/tài zhàn1914-1918年帝国主义国家两大集团为重新瓜分世界而进行的战争。两大集团为同盟国(由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等国组成)和协约国(由英国、法国和俄国等国组成)。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事件是这场战争的导火线。战争主要在欧洲进行。初期,同盟国占上风。1917年后,协约国逐渐掌握主动权。1918年,同盟国军队全线溃败。11月11日,德国投......更多

胡骑

胡骑的同义词反义词
hú qí1.胡人的骑兵。亦泛指胡人军队。 2.指归附的胡人骑兵。 3.泛指入侵的外国军队。

芦沟桥

芦沟桥的同义词反义词
lú gōu qiáo1.在北京广安门西,跨永定河上。建于金,清初重建。全桥由十一孔石拱组成。桥旁石栏上共精刻石狮子485个,千姿百态,生动雄伟。1937年7月7日,中国军队在此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揭开了抗日战争的序幕。

西沙自卫反击战

西沙自卫反击战的同义词反义词
xī shā zì wèi fǎn jī zhàn1974年1月,中国军民反击南越军队入侵西沙群岛的战斗。1956年4月,南越军队侵占中国领土西沙群岛的珊瑚岛后,于1974年1月17日和18日又侵占甘泉、金银等岛屿,19日继续向琛航、广金两岛发动进攻。中国海军在陆军及民兵的协同下予以反击,于20日收复被侵占的全部岛屿。

长沙会战

长沙会战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áng shā huì zhàn1939年至1941年间,日军先后三次对长沙发动进攻,其主要战略目标是打击和削弱中国军队的实力,所以每次会战都不超过一个月。中国军民利用有利地形,节节抵抗,保存实力,消耗敌人,然后进行决战。其中尤以第三次会战最为出色,使敌军遭到很大损失。

长衡会战

长衡会战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áng héng huì zhàn1944年5月,日军集中兵力三十六万余人,向长沙、衡阳地区发动进攻,中国军队集中兵力四十万人进行抗击。5月26日起,日军分三路围攻长沙。守军因内部派系矛盾,消极避战,节节败退。6月22日起日军两次猛攻衡阳,遭守军第十军英勇抵抗。8月6日日军第三次进攻衡阳,双方展开激烈巷战,伤亡惨重。8日第十军军长突然下令投降,衡阳陷落。日军控制了粤汉、湘桂铁路。

韦拔群(1894-1932)

韦拔群(1894-1932)的同义词反义词
wéi bá qún (1894-1932)广西东兰人,原名秉乾。壮族。1916年参加护国军讨伐袁世凯。1925年到广州在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后回东兰领导农民运动。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领导百色起义,参与开辟右江革命根据地。1930年后任右江独立师师长,在右江地区坚持斗争,后被杀害。
67 共6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