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佶(1082~1135)

赵佶(1082~1135)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ào jí(1082~1135)即宋徽宗,神宗之子,哲宗时封端王。书画家。1100~1125年在位。任用蔡京、童贯等人主持国政,穷奢极欲,兴建苑囿宫观,滥增捐税,以致国政日堕,河北、两浙等地都爆发了农民起义。宣和七年(1125)金兵南下,年底,传位与赵桓(钦宗),自称太上皇。靖康二年(1127)被金兵所俘,后死于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在位时广收古物和书画,扩充翰林图画院,并使文臣编辑《宣和书......更多

郭嘉(170-207)

郭嘉(170-207)的同义词反义词
guō jiā (170-207)三国时曹操谋士。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初投袁绍,后归曹操,任司空军师祭酒。多谋善断。官渡之战前,分析袁绍有十败,曹操有十胜,断定曹操必胜。后曹操采纳他缓攻退军之计,使袁绍诸子内讧加剧,一举轻取冀州(治今河北柏乡县北)。又建议曹操远征辽东,击破乌桓。对统一北方有所贡献。

金虎台

金虎台的同义词反义词
jīn hǔ tái/tāi1.台名。曹操建。故址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故邺城西北隅。

阪泉

阪泉的同义词反义词
bǎn quán1.古地名。相传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其地所在﹐有三说﹕(1)在山西省阳曲县东北﹐相传旧名汉山。《左传.僖公二十五年》:"遇黄帝战于阪泉之兆。"参阅《嘉庆一统志.太原府》。(2)在今河北省涿鹿县东南。《史记.五帝本纪》﹕"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阪泉﹐今名黄帝泉﹐在妫州怀戎县东五十六里。出五里至涿鹿东北﹐与涿水合。又有涿鹿故城﹐在妫州东南......更多

韩世昌(1897-1977)

韩世昌(1897-1977)的同义词反义词
hán shì chāng (1897-1977)北昆演员。直隶高阳(今属河北)人。十二岁在昆弋班学艺,先习弋腔武生,后习昆旦。吸取弋腔、梆子腔的演法,丰富昆曲演技,以身段优美、神情逼真著称。擅演《闹学》、《思凡》、《痴梦》等。曾任北方昆剧院院长。

黄金台

黄金台的同义词反义词
huáng jīn tái/tāi1.古台名。又称金台﹑燕台。故址在今河北省易县东南北易水南。相传战国燕昭王筑,置千金于台上,延请天下贤士,故名。

高陵

高陵的同义词反义词
gāo líng1.高丘,山丘。 2.指陵墓。 3.陵墓名。三国魏武帝曹操陵名。在河北省临漳县西。参阅《嘉庆一统志.彰德府二》﹑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河南四.彰德府》。 4.陵墓名。三国吴孙坚墓名。在江苏省丹阳市西。参阅《嘉庆一统志.镇江府二》。 5.复姓。汉有高陵显见《通志.氏族三》。

上都

上都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àng/shǎng dū/dōu1.古代对京都的通称。 2.古对陪都(下都)而言,称首都为上都。(1)北齐以晋阳为下都,故称邺(今河北临漳西南)为上都。《太平御览》卷一五五引《晋书》:"北齐高洋以邺为上都,晋阳为下都。"(2)唐肃宗宝应元年建东﹑南﹑西﹑北四陪都,因称首都长安为上都。《新唐书.地理志一》:"上都,初曰京城,天宝元年曰西京……肃宗元年曰上都。" 3.元初于滦河北岸建开平府,世......更多

不令支

不令支的同义词反义词
bù lìng zhī1.即令支。古国名。其地约在今河北省滦县﹑迁安县间。

两河

两河的同义词反义词
liǎng hé1.战国秦汉时,黄河自今河南武陟县以下东北流,经山东省西北隅北折至河北沧县东北入海,略呈南北流向,与上游今晋陕间的北南流向一段东西相对,当时合称"两河"。 2.唐安史之乱后,称河南河北二道为两河。 3.宋称河北河东地区为两河。
678910 共37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