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的同义词反义词
fú shēng liù/lù jì笔记。清代沈复著。六卷。系作者在嘉庆年间所写的回忆录。分《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六部分。后两记已佚。主要记叙作者与其妻陈芸的家庭生活,其间悲欢离合,写得朴素真挚,凄恻动人。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的同义词反义词
yóu bǎo chán/shàn shān jì散文篇名。北宋王安石作。记述作者游山洞的经过,由“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认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题为游记,实以议论为主,隐示创业者必须具有敢于探索的精神。

现代十六家小品

现代十六家小品的同义词反义词
xiàn dài shí liù/lù jiā/gū/jie xiǎo pǐn散文集。阿英编。1935年出版。收周作人、朱自清、谢冰心、茅盾、郭沫若、鲁迅等十六位作家的散文一百零四篇。有抒情散文、游记、随笔、杂感、序跋,是一本反映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散文创作成就的选集。每位入选者的作品前有编者的短序,介绍其小品创作概况。

玄奘(602-664)

玄奘(602-664)的同义词反义词
xuán zàng/zhuǎng (602-664)唐代佛教学者、旅行家、翻译家。俗称唐僧。原姓陈,名袆,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十三岁出家。公元629年从长安出发,经凉州出玉门关西行赴印度。初在那烂陀寺受学,后又游学印度各地,精通佛教经、律、论三藏。645年回国,译出经、论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又记旅行途中见闻,撰成《大唐西域记》。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小说,即从他的故事发展而来。

白骨精

白骨精的同义词反义词
bái gǔ jīng1.《西游记》中一个阴险狡诈、善于伪装变化的女妖精。常用来比喻阴险毒辣的坏人。

赤都心史

赤都心史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ì dū xīn shǐ报告文学集。瞿秋白作于1921-1923年。《饿乡纪程》续篇。收杂感、散记、小品、游记、读书录、散文诗四十六篇。记述作者在考察莫斯科时的见闻,描绘了十月革命胜利初期苏俄社会生活中新的生机,介绍了不少著名人物的活动,并记录了自己的思想演变过程。

避妖圈

避妖圈的同义词反义词
bì yāo quān1.小说故事。唐僧师徒取经,孙悟空欲去化斋,恐妖怪乘机而来,即取金箍棒就地划了一圈,请唐僧坐在中间,对唐僧道:"老孙画的这圈,强似那铜墙铁壁,凭他甚么虎豹狼虫﹑妖魔鬼怪,俱莫敢近。"事见《西游记》第五十回。后人称此圈为"避妖圈"。

邓邓浑浑

邓邓浑浑的同义词反义词
dèng dèng hún hún1. 形容混沌不清的样子。如:纷纷絯絯遍天涯,邓邓浑浑大地遮。——《西游记》。

金公

金公的同义词反义词
jīn gōng1.道家称铅。 2.《西游记》中孙悟空的代称。

金箍咒

金箍咒的同义词反义词
jīn gū zhòu1.神魔小说《西游记》中收紧孙悟空头上金箍的咒语。《四游记.观音路降猴妖》﹕"又把三篇金箍儿咒念熟﹐假如路上降来的妖怪﹐可叫他跟取经人﹐收心向善﹔若不服﹐可念此箍儿咒﹐自然见面生服。"后比喻用以束缚的东西。
67 共7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