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
云贵高原
云贵高原的同义词反义词
yún guì gāo yuán中国四大高原之一。在雪峰山西,大娄山南,哀牢山东。海拔1000~2000米。西高东低。绝大部分地区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受河流切割,地面崎岖不平。多山间盆地(当地称“坝子”),为重要农业区。
克拉玛依市
克拉玛依市的同义词反义词
kè lā/lá mǎ yī shì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准噶尔盆地西北部。1958年设市。“克拉玛依”,维吾尔语意为“黑油”。人口23.4万(1995年)。盛产石油,是以石油工业为主的新兴工矿城市。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同义词反义词
gǔ ěr bān tōng gǔ tè shā mò中国第二大沙漠。在新疆北部准噶尔盆地中部。面积4.88万平方千米。固定和半固定沙丘占整个沙漠面积97%。沙丘间洼地长牧草,为冬季牧场。
台中市
台中市的同义词反义词
tái/tāi zhōng shì在台湾省本岛西部、台中盆地中心、纵贯铁路线上。1945年设市。人口73万(1988年)。台湾省中部经济、文化中心。有中山公园、宝觉寺等名胜古迹。
塔里木河
塔里木河的同义词反义词
tǎ lǐ mù hé中国最长的内陆河。由阿克苏河、和田河和叶尔羌河汇聚而成,沿塔里木盆地北缘东流。曾注入罗布泊。1952年改道入台特马湖。以叶尔羌河为正源。干流水量依靠三源供给,随流程增加而减少。1972年后终点退缩到大西海水库。
地貌
地貌的同义词反义词
dì/de mào在地理学中也称“地形”。指地表起伏形态。由内力作用(地壳运动、火山活动、地震等)和外力作用(流水、冰川、风、波浪、洋流等)相互作用而成。按形态分为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等。按成因分为构造地貌(高大的山脉、断陷盆地、火山等)、侵蚀地貌(河流峡谷、曲流、冰川槽谷等)、堆积地貌(冲积扇、江心洲、火山锥等)等。
坝子
坝子的同义词反义词
bà zǐ中国云贵地区对山间盆地的称呼。如云南省的滇池坝子等。
大宛
大宛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 yuān1.古国名。为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北通康居﹐南面和西南面与大月氏接﹐产汗血马。大约在今苏联费尔干纳盆地。见《史记.大宛列传》﹑《汉书.西域传上.大宛国》。因其地产名马﹐后亦称骏马为"大宛"。
太原市
太原市的同义词反义词
tài yuán shì山西省省会。在省境中部、汾河沿岸,同蒲、石太、太焦、太古岚等铁路在此相交。古名晋阳、并州。地处太原盆地中心。1927年设市。人口213.5万(1995年)。附近富煤、铁等资源,有著名的太原钢铁厂。为全国能源重化工基地之一。名胜古迹有晋祠、大佛寺、纯阳宫、豫让桥、天龙山石窟等。高等学校有山西大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