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共同语

民族共同语的同义词反义词
mín zú gòng/gōng tóng/tòng yǔ/yù1.一个民族共同使用的语言。是在民族形成过程中以某种方言为基础﹐同时吸收其他方言的有益成分发展而成的。现在我国汉民族的共同语就是普通话。

汉语拼音方案

汉语拼音方案的同义词反义词
hàn yǔ pīn yīn fāng àn给汉字注音和拼写普通话语音的方案,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这方案采用拉丁字母,并用附加符号表示声调,是帮助学习汉字和推广普通话的工具。

现代汉语词典

现代汉语词典的同义词反义词
xiàn dài hàn yǔ cí diǎn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1978年出版。以记录普通话语汇为主,包括字、词、词组、熟语、成语等约五万六千余条,二百七十余万字。1989年出版补编,收字、词约二万条。1996年出版修订本,收字、词六万余条,三百余万字。

电视电话

电视电话的同义词反义词
diàn shì diàn huà带有电视装置的电话,通话时彼此可以看见。

白话

白话的同义词反义词
bái huà①没根据的话;大话:这个人老爱说白话。②指汉语普通话的书面表达形式。与“文言”相对。是唐宋以来在北方话口语基础上形成,初只用于唐代变文,宋、元、明、清的话本和小说等通俗文学作品,五四运动以后逐渐取代文言,成为普遍使用的书面语形式。用白话写的文章,叫做“白话文”。

第一声

第一声的同义词反义词
dì yī shēng1.指普通话阴平﹑阳平﹑上﹑去四类字调中的阴平声。如"哀""方""肌""秧"等字调为第一声。

第三声

第三声的同义词反义词
dì sān shēng1.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二》:"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絶﹐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因以"第三声"指令人凄切的猿鸣声。 2.指普通话阴平﹑阳平﹑上﹑去四类字调中的上声。如"板""此""鬼""也"等字调为第三声。

第四声

第四声的同义词反义词
dì sì shēng1.指普通话阴平﹑阳平﹑上﹑去四类字调中的去声。如"授""璐""宋""套"等字调为第四声。

管用

管用的同义词反义词
guǎn yòng有效;起作用:这种药挺~,吃了就见好丨学普通话光听不~,必须常讲多练。

网络电话

网络电话的同义词反义词
wǎng luò diàn huà指通过互联网接通的电话。它采用分组交换方式,使许多用户能共享网络资源,通话费用较低。
678 共8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