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限

食限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í xiàn1.天文学用语。指日月食发生所必须具备的日﹑月﹑地三者的相对位置满足一定的界限。食,通"蚀"。

高子平(1888-1970)

高子平(1888-1970)的同义词反义词
gāo zǐ píng (1888-1970)天文学家,中国现代天文学奠基者之一。原名均,又名君平,江苏金山(今属上海市)人。最早开展我国现代太阳观测,并致力于中国古代天文学史研究。著有《史日长篇》和《学历散论》等。

高超声速飞行

高超声速飞行的同义词反义词
gāo chāo shēng sù fēi xíng/háng平飞最大速度约大于5.0倍声速的飞行。即马赫数约大于5.0的飞行。高斯(carlfriedrichgauss,1777-1855)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格廷根大学毕业,赫尔姆施泰特大学博士。长期任格廷根大学教授,兼任格廷根天文台台长。1799年首先给出代数学基本定理的严格证明。1801年出版《算术研究》,标志着现代数论的开始。......更多

一行

一行的同义词反义词
yī xíng/háng①指同行的一群人:代表团一行共十二人。②一行(683或673-727)。唐代高僧,天文学家。俗姓张,名遂,魏州昌乐(今河南南乐)人。精通历法和天文。与梁令瓒一起制造黄道仪,用以重新测定一百五十多颗恒星位置;与南宫说等首次测量子午线1°的长度。著有《大日经疏》,并制订《大衍历》等。

三仪

三仪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yí1.礼之三仪。 2.谓天﹑地﹑人。 3.观察天文的仪器,即黄道仪。唐天文学家李淳风设计制造。表里三重,状如十字,由六合仪﹑三辰仪﹑四游仪三部分构成,铜质。贞观七年制成,置于凝晖阁,用以测候,已亡失。见《新唐书.天文志一》。

交初

交初的同义词反义词
jiāo chū1.古天文用语。指黄道与白道的降交点。古印度天文学称罗睺(rāhu)。

光年

光年的同义词反义词
guāng nián天文学上的一种距离单位,即以光在1年内在真空中走过的路程为1光年。光速每秒约30万公里,1光年约等于94,605亿公里。

全食

全食的同义词反义词
quán shí1.亦作"全蚀"。 2.天文学名词。日全食或月全食的简称。在朔日,如果地面上某一部分处在月影之内,则在其本影内的人完全见不到太阳,称"日全食"。在望日,如果地影掩蔽整个月球,地面上的人便见不到月球,称"月全食"。

内道

内道的同义词反义词
nèi/nà dào1.我国古代天文学谓月亮在黄道之北运行的轨道。 2.元代以直属御史台的山东东西道﹑河东山西道﹑燕南河北道﹑江北河南道﹑山南江北道﹑淮西江北道﹑江北淮东道﹑山北辽东道为内道。参阅《元史.百官志二》。

冥王星

冥王星的同义词反义词
míng wáng xīng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按距离太阳的次序计为第九颗行星。1930年由美国汤博根据美国天文学家洛韦尔的计算发现。与太阳平均距离59亿千米。直径2300千米,平均密度0.8克/立方厘米,质量1.43×10^25克。公转周期约248年,自转周期6.387天。表面温度在-220°c以下。表面可能有一层固态甲烷冰。有一颗卫星。
678910 共114条